。
如今,张寡妇唯一的儿子和婆婆都死了,自己又因为涉嫌杀人进了大牢,得利的自然就是张旺一家。
无论张旺选择将土地宅院据为己有,还是装模作样过继一个儿子给张松,都是合理合法的——他们是与张松血缘最近的人。
雍若对凤寥说:“我之所以说是杜氏,而不时张旺,是因为杜氏在这件案子里太活跃了。
“是她作证说:张寡妇给婆婆抓药时,常跟药铺子里的那个小伙计眉来眼去。所以,那个小伙计被抓去官府拷打,被拷打后招认:是他对张寡妇心怀不轨,悄悄给了砒`霜。
“也是她作证说:张寡妇对婆婆心存不满,常在她面前抱怨婆婆的种种不是。
“这两段证词看似寻常,却非常致命。因为它们补全了张寡妇作案的动机、凶器这两大关键。”
凤寥默默地听着,心中对自己的断案能力产生了严重怀疑。这样的自己,能够履行好“勾决”犯人这样重大的责任吗?
他决定:不懂就问,虚心求救,因为他不能不懂。
他思索着说:“还有一点:杜氏有作案机会,对吗?”
雍若点点头,表示赞许,然后拎起了一份证词:“没错。张寡妇的儿子年纪还小,并没有办寿宴。案发当天,只有几个想巴结他们家的族人进过宅子,而杜氏正是其中之一。”
分析完了案情之后,雍若又叮嘱凤寥:“朝审之时,你千万别提我,只说是你自己发现这些疑点的。否则,万一那些大人们翻了脸,给我扣一个后宫干政、母鸡司晨的帽子,我可吃不消。”
凤寥心里很纠结。
若答应吧,这是占据他人之功,有点无耻。若不答应吧,若若的顾虑却很有道理。万一朝上那些老古板们非议若若,岂不平白给她惹麻烦?
朝审之后,凤寥勾决了一大批犯人。
被处斩的,有袁城、阿兰、吴二那伙人,还有魏家那些人。
仇人被处斩,周氏又放了一回鞭炮。
只不过为了低调一点,同时怕两个儿子被吓着,就没有亲自去菜市口看杀人。
张寡妇自然没有被勾决,但她的案子,也没有被发回去重审。
凤寥说服了皇帝,从刑部调了一个据说很会查案子的小官周明洞,让他挂了个巡狱使的特别名号,去暗访张寡妇的案子。
勾决人犯,在凤寥的软磨硬泡之下,算作是他为皇帝办的第七件差事。
皇帝交给他的第八件差事是:主持今年的外察。
外察和京察,是对官员任职情况进行考核的一种制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