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 还有御史上折子奏请皇上早立太子妃, 凤寥竟当廷问那个御史是不是有女儿待字闺中、是不是想给他做岳父?
那御史被臊得不行, 赌咒发誓说自己虽有待嫁女儿,但绝无想给太子做岳父的心。因为他不是攀龙附凤的人,上这个折子纯粹是出于公心……
凤寥就非常好心地让左都御史关心关心下属,给那个御史的女儿保个好媒。
那个御史的女儿就飞快地定了亲,以最快速度出嫁了。
不久后,西南地区有一个偏远州的同知因病死在任上。
那名御史就在凤寥的极力推荐下,从正七品升到了从六品,到千里之外接了那个同知之位。
御史被明升暗降,满朝文武便无比确定:太子不爱别人提他的婚事。
有大臣自恃家中既无待嫁女儿、也无待嫁孙女,没有“想给太子做岳父(或太岳父)”的嫌疑,就十分耿直地上书:请早立太子妃!
结果太子就问:你是不是跟哪个大臣有仇?你不知道本宫有“克岳父”的名声啊?!大家同殿为臣,还是要以和为贵blabla……
耿直上书的大臣几乎被气到吐血,痛心疾首地表白了一番自己的人品。
又劝太子:所谓“克岳父”是无稽之谈,万望太子不要因此而自误姻缘。
太子就说:这种事当然不可尽信,但也不可不信。
若全然不信的话,钦天监就可以裁撤了;你家里娶妇嫁女,也不用挑黄道吉日了。
耿直大臣竟是无言以对,便问:难道太子为了不克岳父,就不打算娶妻了?
太子答:本宫打算挑个丧父的女子,这样就不用担心了。
众大臣不再就此事上书。成泰皇帝也对此事一言不发。
立太子妃的事,便再次搁置下来。
听了这些八卦,雍若心里百味杂陈。
凤寥,在履行对她的承诺。他能够坚持多久呢?
时间一天天过去。
没有凤寥在身边,雍若倍感寂寥,对他的思念渐渐沉淀在心里。沉淀得多了、久了,渐渐地,那思念好像化作了酒一样的东西,醇厚而辛辣。
雍若到汤泉山的第二年,西山大营的五千精兵被派驻此地。
她觉得这事太夸张了!她一个东宫良娣“养病”的地方,也值得五千精兵来驻守?!
凤寥却派他的心腹悄悄给她带了一句话:“这五千精兵,是我放在这里的一支奇兵,或许有意想不到的妙用。不单是为了保护你。”
她只好不再说什么,默认了这五千兵马在汤泉山四周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