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圈内的老前辈十分不尊重,并且对当天录节目的主持人、节目策划,也是颐气指使。”啊,“我给大家讲个笑话,吴时很谦逊。”啊,都开始源源不断地冒出来,并且得到了很多吃瓜群众的附和。
直到第二天早上九点,吴时和洛黎的名字都还挂在热搜九名十名的位置。
刘向前第二天一早倒是兴高采烈地给自己打电话说《t.a.》的杂志销量又上涨了,存货都被各个经销商订走了,有的还是亲自跑到编辑部仓库里面看着工作人员点了当场拉走的,现在印刷厂还在紧急加印一批补货。
昨晚睡得很晚的洛黎听得头大,加之在刘向前之前,简言才刚刚打电话给自己通报了这个消息。
索性应付几声,长指一摁就掐了电话。
——怎么人人都跟打了鸡血一样?而她这个当事人仿佛不是当事人,也不见得多么高兴。
她是做媒体这一行的,深谙其中的道理,炒一波热度,杂志的销量自然会上去。虽然道理她都懂,但是突然就被消费了一波,感觉还是怪怪的,不是很舒服。
微博上的讨论和风波倒是很快过去了,但整个事情的走向却有些超乎洛黎的预料了。
做金融是要紧盯机会,趁机搏杀,但是用这种思维去做人就是不懂得进退之理了。金融上赶尽杀绝的是竞争者,是被投资人的选择权,但为人上赶尽杀绝的却是人际关系了,影响自己未来人生路走得顺不顺利的人际关系。
吴时这个人,个性很张扬,但自身的实力确确实实地摆在那里,年纪不过30,在华尔街呆了四年,外国的人际不适合中国,他说话直一点也是情有可原。
但是他突然回了中国,肯定就是准备了什么计划的。回国两年内,他开的时遇投资顾问所已经抢了国内众多权威老专家的资源,连许多财经栏目都纷纷准备和吴时签合同,邀请他来做节目的常驻嘉宾,这样一来,吴时的知名度会怎样再度变态地扩大,可想而知。
所以,这么多年在中国商场和金融界混迹,手里握着大量资源的老专家们早就视吴时为眼中钉肉中刺。
这次这个机会他们是不可能放过的,眼光极准地抓住了这个缺口,联合起来给他使绊子,几乎什么招数都使出来了,感觉就是为了这个机会他们已经默默准备了很久的剧本,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了。
吴时因为处理这些大麻烦小麻烦而忙得焦头烂额。还要应对因为专家检举而来调查的人。
于是,时遇投资顾问所宣布暂时停业一个月。
自然,在网络上发布了暂停营业的公告之后,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