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对方的样子,也不想去猜测,害怕错怪了某人。让一个无辜的人背负杀人犯的名义,是极为残忍的。虽然,已死的人遭人唾骂不会有实际的损失,但是也断不可以因此就凭臆想去寻找真凶!
莫名其妙的被当做炮灰牺牲掉了,是否我自己也有责任呢?
我们在一个凶险世界的缩影里,一不小心,就暴露了大家隐藏很深的底牌,因为距离,我们都是疏离的,就算掀开了底牌,你也不会因为暴露了自己的阴暗面,而使得自己得不偿失。
我们参与者面对的是一个信息残缺,虚实难辨的局面,敌友与将来都存在不可预知性,由此,参与者人性的本质和弱点也会不自觉的暴露出来。人的行为模式表现为金字塔形,而塔底则是主导行为的心理动机。
权力型:力图保持权威,充当意见领袖者;协作型,缺乏主见,追随意见领袖;控制型:无论成功与否,只求游戏继续,乐于操盘;成就型,把游戏当作工作,苛求成功,从中获得成就感。当然还有一种,不擅言辞,容易紧张,往往惨遭错杀者,我们称之“无辜型”。虽然我遭炮灰了,可我不是这一类型,呵呵!
这些都可以根据平常的对话分析出来,问题是,如何区分他们扮演的角色呢?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真的是一个斗志斗勇、联系演技兼谎言技巧的游戏,对人的逻辑、判断、察言观色和观察力都是挑战。
以上,写了那么多废话。在我临死之际,我只想警告活着的人,杀人者必要有被杀的觉悟!就算你掩藏的再好,总有揭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