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刚入仕途的年轻人没什么关系,也都还没见过皇帝本人,只有身为皇帝姨夫的何充面圣经验丰富,最先反应过来,下意识去看了一眼王导。
王导的城府当然不可能让他看出什么,况且这是王家意料之中,甚至穿针引线促成的事,王导放下酒杯,说了一句“诸位随我接驾”,起身带领众人向门口走去。
这是门阀政治的时代,皇帝自然不会让他一路走到门口,自己带几名随从官先入了府,在厅前不远迎面截住王导,搀扶他不让他下拜,又不让他撤到下座,而是拉着他一同坐到上座。
王琅快速地抬眼看了看,只见这位日后谥号成帝的天子司马衍年仅十岁上下,五官柔和,面相和善,态度举止之间对王导十分礼敬。
这是个自始至终没尝过权力滋味,反而一直遭受各种苦难的皇帝。临死前被主政的庾冰逼迫,连儿子都不能立为太子,而让与庾家关系更近的弟弟司马岳继承皇位。王悦说他“人品不差”可能有一定道理,不过宫中权势衰微如此,出外藩镇绝对是比入宫好得多的选择,困难之处在于她必须拥有坚韧不拔的心志和镇住强藩的能力手腕。
宴会重新开始。
皇帝司马衍坐在王导右侧,以示地位相对更尊,陪同皇帝前来的侍中荀奕则在何充上首增加了一个座位。
“方才在府外听到琵琶声激越清澈,神妙无比,侍中说必然是相府中的客人所奏,朕亦以为然。只是朕哀于母丧,心思不宁,有妙音却无法入耳,惜为憾事。”
这番话原本是普通的客套话,虽然因为说话之人是皇帝而变得不太普通,但大体上没有问题。
然而东晋士人推崇放荡不羁的任达性格,年轻人更无顾忌,几名世家子弟听完纷纷点头,王濛直接感叹了声“确实遗憾”,让司马衍不由微微发愣。
王导道:“陛下纯孝,是天下表率。在座都是陛下的臣民,随时应陛下之召,只要政事修明,百官各司其职,百姓安居晏然,就不用担心舞乐不备。”
司马衍正色点头:“丞相所言甚是,朕受教了。”
大道理说完,回归私人宴会,席上气氛从正式转为松弛。娶太后庾文君之妹,是小皇帝姨夫的何充为他介绍他在府外听到的琵琶曲和他未看到的剑舞,于是王琅发现小皇帝的目光落到了她身上。
第24章 不宜异同
苏峻之乱的封赏还没下达,但由于东线战事最终战绩斐然,王琅父兄加官进爵已成定局,王琅的身份水涨船高,超过同族里光禄勋王彬的长女□□虎,仅次于丞相王导本人之女,而王导无女,因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