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玩弄手段和权术,做事恩威并施。
这就像孙家杀了陆康与陆家嫡支结仇,却通过重用陆逊让江东大族心安一般。
恨她的人固然深恨,更多的人却会觉得可以接受,甚至为了有机会搭上这一艘大船争先恐后卖命。
遇上这种人,打反正打不过,不如索性加入进去。
虞止在心里叹了口气,表面上仍安抚道:“刀太锋利就喜欢伤人,从父已近古稀之年,犯不着在最后关头撞上她的刀口,毁了一世声名。好在她如今威也立了,钱也有了,接下来肯定要兴事立功,阿池安下心好好办差,也是长从父的脸面。”
虞池问:“那兄长的意思是我可以赴任?”
虞止肯定道:“当然要赴任。总不能我虞家让她立完了威,施恩却施到别家头上,白白便宜了他们。”
虞池点点头:“那我再去问问夫子,如果夫子同意,我就过去。”
虞止道:“这事宜早不宜迟,阿池得尽快。”
说完,觉得族弟明显积极性不高,心里还有疑虑,他眼珠一转,又笑道:“小王这人虽然面甜心黑,比她父兄难缠得多,但也是出了名的善养士。阿池不是喜欢读书么,她家里的藏书楼盖了三层,都是王府君从各地收集的稀世孤本,经史子集无所不包,藏量堪比中朝名相张华。其中的第一层她允许幕僚掾属借阅,阿池可以去看看,一定能有所收获。”
虞池的耳朵动了动,想起在同窗那里听到的传闻,不由顺着话题问道:“听说小王府君得知尊公致仕在家修编晋史,邀请尊公前往二层楼任意取阅,其中多有中朝私家史本与魏、蜀秘辛,未知真假?”
两人口中的藏书楼是王舒就任会稽内史后的藏书之所,苏峻之乱前,王琅鼓动父亲买下宅子,并建三层砖石楼供王舒藏书。
多年身居高位,频领望府,积累下来的图书典籍自然越来越多,其中最珍贵的莫过于北地之人的著书,只有王舒这样经常在南北边境任职的高官才有机会得到并带入南方。
类似这些珍贵无比的书籍据说就放在藏书楼二楼,王舒从不对外开放,只有王导、王彬等族人相问才出借。
虞止的父亲虞预是土生土长的会稽人,没去过洛阳,写西晋历史天然就比不过渡江来的北人。
偏偏他又格外看重自己编的晋史,甚至不惜攻讦另一位领著作的史官王隐。
接到王琅的邀请,虽然明知对方正在打压虞家,虞预还是抗拒不了诱惑,第二次接到邀请就唯恐王琅反悔,带上书童连续去了三日,在王家的藏书楼看得如痴如醉,只差没有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