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重新靠近的机会,为下一步与庾家针锋相对的死斗争取筹码。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用防范的心理套话试探,用世故的眼光分析得失,用高高在上的态度劝他接受。
说的那么好听,还不就是觉得他不识大体吗?
越想越生气,荀羡真是忍了又忍,才没有将这句话说出口,看看她会不会觉得羞愧脸红。
自始至终,她没有丝毫表达过对他即将被迫尚公主的同情,也没有问过他的心情、他的想法,甚至在他想要向她倾诉的时候娴熟又精明地玩弄话术,转移他的思路。
她不真诚。
第80章 得偿所愿(二)
“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 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史记·魏公子列传》
#
事态发展至此,双方各自沉浸于自己的情绪中, 不欢而散的结局已经可以预见。
这个时候,一直扮演着背景板作陪, 毫无存在感的梁燕让婢女给王琅换了一杯茶。
王琅奇怪地扫了他一眼。
她提拔梁燕是因为他苦读上进、踏实细心, 出谋划策非他所长, 一直以来在王琅身边承担的职责比较接近秘书。但也正因为如此, 他很少离开王琅身边, 对王琅做的大事小事都看在眼里,很了解王琅的为人。
此时此刻,他绝不会毫无缘由地让人给她换茶, 一定是发现了某种她没注意的不利信号,在给她提醒。
是什么呢?
她扫了一眼新换的热茶,又扫了一眼下首的荀羡, 电光火石间, 一丝引起过她的疑问却被她忽略的痕迹闪过她的脑海。
荀羡到底为什么选择逃婚?
由于在史书上读到过这段记录, 她先入为主地将原因判定为少年人的幼稚任性,但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当事人有什么想法?为什么要来会稽找她?
在两人你来我往的对话中, 有好几次荀羡反应激烈, 她不是没发现,可在发现之后, 她并没有予以重视, 而是一门心思专注于自己的目的, 自以为是地从自己重视的角度替他考虑, 丝毫没有抚慰他的情绪。
也难怪荀羡会觉得生气。
毕竟前者只能说明她愚蠢迟钝, 后者却说明她不尊重人。
在荀羡的价值观中, 后者显然是个更加严重的问题。
她自己同样无法原谅这个错误发生在她身上,直到靠梁燕提醒才意识到。
她不着痕迹地深深吸了一口气,感觉后背出了一层冷汗。
与此同时,已经形成本能的政治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