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先进的设备,新综合楼手术室、重症医学监护室都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感觉。
而到了更基层,那就是另一种景象。
脱离了先进的医疗器械,一切都属于望闻问切的状态。小刘看着还挺新奇,尤其是跟坐诊的全科医生交流时,学到了不少实用的经验。
“最近全科医生也挺吃香的,国家在大力推广,等我退休了我也要返聘去当社区医生去。”靳初一在医院转了一圈,对于设施非常满意。
全科医生经常需要接受急诊病人,并且担负着运输观察的工作。因此,需要这方面的单独交流和指导,当然靳初一是不会亲自讲解的,他只是抄着手看着自己的“爱徒小刘”给医生们认真讲课,在讲完后满意的点点头,补充一两句。
这样的走访活动,带上来回路程,将近走了两周,越走越偏僻,越走越荒芜。可是不论在哪里,小刘都能看到崭新的社区门诊和配备的医生们。
“相当重视。”四个字,包含了一切。
这次走访,小刘还跟着领导们参观了某部队的卫生所,几乎就成了骨科医生的专场,小刘则竖着耳朵在旁边旁听者。很多东西,虽然学过,但因为不是专业,还真的被淡忘了。目前能做的,就是把一切需要温习的知识,快速的记在手机里,回家再看。这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随着小刘工作的进行,感觉自己还特别浅薄。
“为什么一天不是48个小时。”时间不够用,为什么还要睡觉,小刘目前生活最大困扰。
走访最后一天的活动,是某个村镇的义诊。
那天,在一群专家教授面前,小刘的位置门可罗雀,这让小刘回想起了大学时每个月一次的义诊。那时候小汪不知道为什么,深受中年阿姨们的喜爱,而小刘,因为长得小,开始社区里的人都不怎么打理小刘。那时候大家都开玩笑,在长相面前,专业第一也不管用啊。哪怕现在,小刘也经常会被当成实习生。
坐在最边上看着旁边排队拍老长的隔壁,小刘忽然觉得应该感谢一下当年第一位主动找他看病的病人,然而哪个病人是谁,看的什么病,小刘都不记得了。按照概率来说,可能是肚子疼吧。
“医生”终于,有人走到了小刘面前,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身边还有一位同年龄的老人陪伴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