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了城外。这里应当是丘民最开始建立的据点,戚无为等人追过去后,就被阻隔在天堑一侧。
原本架在中间的浮桥被砍断了。天色漆黑,看不清对面的形势。
大家都在说,想不到翟修为相十几年,竟然还有这等本事。
也猜测既然有据点,是不是翟修还私自养了兵?
如果翟修有兵,那继续追下去,吃亏的就是他们了,毕竟宫变是一时起意,可以说仓促之间的行动,对上府邸的侍卫兵,还能轻轻松松。可是一旦摸不清对手,只怕结局就不好说了。
没有人想冒险。
戚无为就算是行动的统一指挥人,也不能一意孤行,把刚凝结在一起的队伍打散。
所以他思量过后,安排了其他人下山搬救兵,自己则继续追踪翟修。
……
太子在宫中一切顺利,只是麻烦的却是仁安皇帝。
这个对大营朝毫无半点功劳的皇帝陛下,知晓他的儿子要逼宫发动政变之时,竟然从震怒加惊惧中冷静下来,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直白地说:“除非杀了朕,否则朕是不会写传位诏书的。”
太子倒真想杀了这个昏君,奈何姜大人不许。
姜怀仁苦口婆心地劝仁安皇帝:“陛下不是醉心修道吗?成为太上皇以后,没有国事烦扰,定能早日得道!”
仁安皇帝神情有一瞬松动,却仍是死不松口,坚决不写传位诏书。
太子不耐烦起来,吩咐姜怀仁:“你不是能模仿笔迹吗?这传位诏书,就你来写吧!”
“不行!”反对的人却是仁安皇帝,“你敢让人伪诏,我就昭告天下,传位给你弟弟!”
一直没说话的姜帝师开口道:“陛下是怕太子继位后,每年没有足够的银子请道士讲道,广建道观吧?如果是这个原因,太子可以保证,绝对不会短缺陛下这上边的银子。”
本就无心政事的皇帝,死活不肯禅位,也确实没有其他更合理的猜测了。
姜帝师问完,仁安皇帝就殷切地看着太子,问:“你会吗?”
姜怀仁偷偷擦一把汗,毕竟师生一场,还是得帝师出手,才能摸准这位陛下的命脉。
没想到太子轻轻吐出一个字来:“会。”
会……短缺仁安皇帝的银子?
莫说仁安皇帝,就是姜帝师都有些发愣。
所以他开口问了一句太子:“殿下是说,不会……短缺陛下的银子吧?”
太子道:“大营朝千疮百孔,哪里还有银子让他挥霍广建道观?非但不会给他银子建道观,本宫还要实行灭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