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把自己念课文的声音录下来,反复的听。再后来她通过微博认识了一位外语大神,每天都把自己的音频录好私信给他,而他总是能耐心的指导她的发音。他们谈话的内容只局限于“学习”,私事问题从来没有越过界。
到了大一期末,她把98分的成绩发给大神时,大神对她说:很棒,我没有什么能再教你的了,说起来其实德语你比我更专业。好好加油,再见。
之后,成了再也不见。
乔鹿开始把音频发成了公开微博,她希望那个大神听到她的声音可以重新找到自己。可是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每分每秒都有人在发动态,她的声音很快埋没在人群里。
或许是因为幸运,或许是因为她每天一更的坚持,她的粉丝竟然日积月累渐渐壮大了起来。
很多人跟着她练习口语,很多人听着她的声音入眠,很多人听她的声音成为了声控。
在微博这个世界里,她是一个说书人,只为寻找那个他。
☆、原来是你
乔鹿刷了刷自己的微博,貌似自从考研路开始后发的都是些生活琐事,再不发音频粉丝估计就该炸了。“哎…这该死的考研啊啊啊啊!!!”乔鹿慵懒的靠在沙发上,维持着葛优瘫的姿势正好瞥见了书架上的《84,bsp;bsp;road helene hanff》。
有了!
小鹿丘比:今晚10点,鹿大人约你听《查令十字街84号》(语种保密)笔芯。
发完微博乔鹿便把手机直接塞进了书包里,距离十点还早,有足够的时间练习了。她小心翼翼的跑到了书架前抽出了那本书。
银杏叶被吴寻夹在了书的第129页,是资深评书人张立宪说的话,爱情的另一种译法:
“我想,当爱情以另外一种方式展现铺陈时,也并非被撕去,而是翻译成了一种更好的语言。上帝派来的那几个译者,名叫机缘,名叫责任,名叫蕴藉,名叫沉默。还有一位,名叫怀恋。”
故事以书信体的方式纽约女作家海莲和一家伦敦旧书店的书商弗兰克之间的书缘情缘。双方二十年间始终未曾谋面,相隔万里,深厚情意却能莫逆于心。虽然是英文版但乔鹿看下来却毫不费力,又或许正是因为是英文版才更能够让她身临其境被故事打动。
一个电话吴寻打了整整一个多小时,因为宋秋的事情他还去了一趟校长办公室。等回到办公室已经是下午两点半了。她应该睡着了吧?吴寻带着歉意匆匆赶回办公室,还没推门就听见了熟悉的声音。
“……ibsp;denke, w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