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宋国对蒙古人的强悍战斗力有所耳闻,但并不是十分了解,在得知大蒙古汗国的国主窝阔台汗亲率大军,兵分三路南下时,宋国明哲保身,聪明地宣布了中立,并且把这几个蒙古国使者给驱除出境。宋国国主甚至还不忘告诫地方官员,以后若是再有蒙古使者来,一概驱除,根本不许他们入境,到宋国朝堂来搬弄是非,破坏宋金两国之间的盟好。
与此同时,宋国国主还派了今年的新科状元,刚刚走马上任的刑部尚书郑铣扬出使金国,去金国打探情况。
郑铣扬还未踏足金国的国境,就听说匆忙继位的金国国主完颜洪煦带着文武百官,狼狈逃离了中都,一路往南,准备迁都南京,也就是曾经的宋国汴京,没过多久,又消息传来,下落不明,生死未卜的前太子完颜绪忽然又冒了出来,在一众元老重臣和数十万中都百姓的拥戴下,承继了大统。
完颜绪继位后马上开始了一番雷厉风行的改革,首先,便是废除了金国世代沿袭的奴隶制度,原来,金朝的宗室贵胄们都可以蓄养奴隶,完颜绪一继位,以身作则,释放了从自己的皇爷爷,也就是金章宗完颜璟那一朝开始豢养的三宫中的奴隶,不留一人,全部释放,从而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可以从事农业生产,恢复国力。并且,完颜绪还不顾朝中大臣的反对,取消了金国自立国以来就采用的猛安谋克世袭制,把官员的选拔全部统一改为通过考试后再任命,官员品级更是以考试成绩来决定,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这一系列雷厉风行的改革,让完颜绪迅速坐稳了国主之位,并且快速收拢了军心和民心,现在的金国,百姓们意气风发,早不见当初被蒙古大军兵临城下,整天惶惶不可终日的愁困局面。
郑铣扬见状,没有按照原定计划继续前往中都,而是掉头折返,回了宋国,并且上书宋国国主,提议此后大可以“战乱阻隔”为名,拒绝再给金国每年都会支付的岁币。
郑铣扬的理由很有道理:“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现在的金国一分为二,南北各有一位国主,两人都说自己代表了金国的正统,可是,他们连谁是名正言顺的一国之主,谁又是大逆不道的乱臣贼子,各执一词,彼此都说不清楚。那么,宋国到底该将岁币上贡给谁呢?是中都的金国国主,亦或者是迁都南京的金国国主?这岁币,一年30万两白银,30万匹绢布,可不是笔小数目,要是给了南京,到时候中都再派使者前来责问,又当如何?宋国总不能白吃一个哑巴亏,再上贡一次岁币吧?”
言外之意,就是让金国先搞定内政,再来谈外交,谁是名正言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