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譬如,乐府双璧之一的《木兰诗》,刻画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沙场报国、辞官还家的传奇,不识字的说书艺人与懵懂的孩童亦能言亦可听,其间的亲情人伦和家国大义,借助精彩故事不觉镌刻进中国人的血脉。再如,荆轲作《易水歌》而高渐离附和之,一败涂地的刺客借史家之巨笔,由现实悲的形象转化为文艺美的形象,感染历代志士为家国大义奋不顾身……
“我们欲从危世穷局中自我解救,欲将无数蒙童培养成国家栋梁,让穷苦百姓遵纪守法、心怀家国,用于教化他们的古今知识道德何止千百万端?孩童和百姓却不是乖觉静止的器皿,能顺从地让庞大枯燥的知识和伦理自觉入体。我们却可借助一个个拟人化的寓言、精彩纷呈的历史故事、朗朗上口的诗歌谚语顺口溜、奇幻多姿的连环漫画,还有演变无穷的民间艺术,让他们潜移默化地习得立身处世的知识道德,内化“保家卫国匹夫有责”的存续之道。
“如此庞大的国民教育工程,有人却指望无知孩童与劳碌百姓,天生拥有理性精神自然而然配合,何期这等人如此缺乏务实精神?国民教育非借文艺无声润化之力,终难成也。此为文艺绝不可废之第一论据。
“……
“《庄子·齐物论》讲的庄周梦蝶故事,本是虚无缥缈、游思逸想之谈,却为何被后世之人津津乐道?只因世人被俗世的功名利禄、权势尊位,束缚成一个个濒临崩溃的死蛹。漆园吏庄周从一个玄妙的角度,将我们身处的现实乱世化成一只蝴蝶的梦境,帮助我们暂时超脱形体的桎梏,让灵魂在精神自由之境暂得慰藉。世间每一个‘庄周’的每一次‘梦蝶’,都是精神创伤的积极自我修复,修复后再次焕发蓬勃生力,才可继续履行作为人的责任,奔赴入世者的理想世界。
“这便是我要说的文艺的第二个重要功能:它能够提供足够的审美元素,借以安抚人们的心灵,或亦可言安抚人的精神和灵魂。当然,理工科生有属于自己的心灵桃源,但这桃源却非无相关知识者所能达到。而文艺所能提供的精神自由之境,甚至不须百姓识文字、识乐谱、懂美术便能达到,譬如我们的话剧、戏曲、舞蹈、民谣、杂技、连环画等……
“文艺如何安抚人的精神和灵魂呢?首先,文艺给我们提供丰富的审美元素,为我们的心灵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就像各种食物营卫我们的身体一样。同时,文艺还像医药给人治病一样,来消释减轻我们灵魂上的痛苦,后者是借助我们的审美习惯达到的。
“不知诸位观看古今中西的悲剧,有时会否产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