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给拒绝了。珍卿找了一个民间话剧社团,先把她的《过继》剧本排演出来,算是在主题、形式和内容上,给海大和艺专的参赛者打个样儿。
戏剧创演竞赛开始没多久,看过《过继》的批评家评论此剧,说是易先生借普通到被世人漠视的场景,穷形尽相地描绘出凡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扯出了国人遍布疖疮疤痕的外在和内里……
也许是名人好剧的反响真大吧,珍卿的《过继》戏剧一炮而红,吸引许多学生回校报名参加比赛,不比赛回来看热闹的也不少。本来两校每个系只须出一部剧,不料大家热情空前地高涨,像海大中文系、外文系、戏剧系、音乐系等,一股脑就能报上来两三个参赛剧目,大大超出赛式筹办委员会的预期,临时拉了外校人士过来当评委,吸引来的外校观众也源源不绝,真像后世的电视选秀节目现场。
后来海宁其他学校闻风而动,也欲加入这戏剧创演竞赛,只是海大和艺大筹备时间长,若叫其他学校现在才加入进来,过程不公平结果也没啥意思。不过海大和艺专也达成一致,外校的学生们可以到海大观赏竞演,到时候选出的优胜剧目亦可各校巡演,外校师生也能从这竞赛中获得乐趣。
珍卿给参赛者做艺术指导可谓尽心尽力,给入选的作品和团队,从剧情、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做宏观和要旨的指导把控。活动开始之后,珍卿发现参赛者们思维有点局限,受她的《过继》剧本的影响太大,参赛作品多写平凡场景中的平凡之事,宏观要旨都含蓄着落于剧本之外。
珍卿觉得这样就限制了学生思维,于是她马上又写出一部《金融战争》,背景是世界经济危机以后,东洋人试图以金融战争辖制中国。珍卿把三个时期不同层面百姓的生活,套叠在一起一股脑地呈现给观众,以一种立体直观因果连续的方式,让观众感到东洋人的金融战争对中国的恶劣影响。
对珍卿的这一部《金融战争》,学界前辈和评论家更是唏嘘赞叹,这须是具有丰富知识和创造思维的人,才能写出来的雅俗共赏、供人膜拜的时代巨作。不过珍卿也怕这部《金融战争》排演难度,而观众理解起来也怕不容易,但排演出来后反响不比《过继》差。
珍卿这艺术指导做得名副其实,着实是劳心劳力不敢懈怠,幸好两个学校都有专业人材,不必珍卿事事去亲力亲为,不然怀孕中期的孕妇真招架不住。
事实证明,这次戏剧创演活动非常成功,教育者开展文创活动的目的达到了,许多爱往外面跑的学生回来了,许多颓丧堕落无心学习的人,也被重新唤醒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