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三哥说动唐经理为亲人留条后路,意即把一些贵重物品交由三哥转移保存,存在稳妥的外国很行亦可,或者到相对安全的梁州置产。唐经理答应得爽快之极,说跟三哥的交情天地可鉴,东西交给他无须任何保人跟契书。而三哥还是给他写了份清单,以为完璧归赵时的对证。
对于忘年之交的萧鼎彝先生,三哥也私下提出同样的建议,萧老先生应天当局也叫他去,他推脱说港岛的大学邀请他去做讲课。如果北边的形势真如陆先生所言,他倒不如先倒港岛去避一避。
其他无法交浅言深的初识者,珍卿夫妇谨慎起见并未提及此议。
然而这一天晚上,多少电话打到精武体会旧馆,盛请珍卿夫妇在本地多盘桓四五日,即便不耐烦应酬俗务,也请观赏人文自然景观,珍卿夫妇都想方设法推却了。
结果珍卿的演讲稿翌日一发,好多本地名流闻风而动,络绎不绝地登萧鼎彝等人的家门,挖空心思跟知情人打探消息,搞得本省土皇帝沈将军也晓得了。
沈将军立马打听到易先生夫妇下塌之处,带着好大的阵仗来拜访这对有名的金童玉女,到精武会馆却早不见这对神仙夫妇的踪影。这位沈将军颇喜欢以文人自居,也很希望易先生这等学界大家,还有陆先生这等工商界的名流,在鲁州多走一走看一看,夸夸他沈某人的文治武功。沈将军没见到他们据闻颇为扼腕,还有传闻说沈将军恼恨珍卿夫妇瞧不起他呢。
其实珍卿夫妇早在到永城的翌日,便趁夜悄悄地离开了永城,除基金会的黄处贤先生陪同,连萧鼎彝先生也是翌日才知他们离开的,可怜萧家的一对热情活泼的儿女,列好了陪易先生游览胜迹的单子,一点用场也没有派上。
其实珍卿夫妇仓促离开永城,也有非常说得出去的理由。珍卿到永城就发电报给娟娟姐,但没有收到她的回音,翌日娟娟姐回电,才晓得她人竟然也在禹州。因说因李师父之前又病一场,但他跟师娘悄悄的谁也不告诉。娟娟姐连忙带两个大点的儿子回来,本说要强带李师父到海宁瞧病,李先生执意不肯,娟娟姐叫亲戚们轮番上阵劝诫,李师父愣是谁的话也听不进。而李师娘根本不劝李师父,只说“由他去吧,好歹我陪着他”。
娟娟姐气急交煎,据说对着父母哭了无数场,应天那边又来电报,说他小儿子不知从哪染了痢疾,韩姐夫此时又在外地公干,家里老人岁数大了急不过来,娟娟姐只好马上回应天去。
珍卿自然也忧心李师父老迈多病,这些亲长病危的假警报近来太多了,她虽然紧张也被逼出了从容。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