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州的望城时,就觉得人物气候样样都好得很,终于算是熬到苦尽甘来了。
珍卿不知道的是,艺专的人一路南迁仿佛西天取经,最能吃苦的人都受了无穷的罪,队伍中其实不少人暗地怨珍卿多事,说多数学校只迁到星汉市就完事,偏偏珍卿一再撺掇慕先生迁这么远,白白叫人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还沦落到跟车夫脚夫住在一个旅馆,饮食样样都差不说,床铺上跳蚤虱子多得不得了。不过这些话也无人转述给珍卿听就是。
待这些抱怨连天的艺专人士,平安到达梁州见梁州不似想象的荒蛮落后,还有各种绝妙的自然山水引人流连,之前抱怨连天者怨气已消去不少,及至翌年星汉团结大学更大的部队仓皇南下,他们安居望城主人翁似的欢迎大学旅行队,看见那些叫花子似的队伍又庆幸易先生有先见之明了。
珍卿夫妇走到一个叫归云县的地方,遇到在乡中开矿和教书的范宣明与卓蕊馨,这里正是美国老友范宣明的本乡所在。
三哥和岳先生在蜀梁两省交界办企业,其实得了范宣明祖孙三代人不少关照。
珍卿夫妇受了范宣明夫妇邀请,不但见到了范宣明父辈的工商业大佬,还去归云县乡中拜访了范宣明的祖父辈。范家是归云县土生的大户人家,比杜家在睢县的规模和能量还强大得多。范宣明父辈是最早的留洋实业家,回国后依靠本地优势办起丝厂和染厂。范家祖父一辈还是固守传统和乡土,饱经忧患、博学多知的范老先生,把珍卿在国外写的《老庄新释》拿出来,夸奖她的见地新颖难得没有污蔑先人。
节俭的范老先生设杀猪宴待客,珍卿和三哥怕太麻烦人家没敢多待。临行之前,范老先生叫儿孙给珍卿夫妇一笔钱,托他们捐给谢董事长的慈善组织,好为他们范家的儿孙积阴鸷修福德。老先生认为珍卿夫妇包括谢公馆其他人,都是广积阴鸷有大德在身的人物,叫他范家子弟多帮帮他们也多靠靠他们,将来一定会见到好处的。
所以谢公馆诸人在此办民生企生,还有谢董事长他们办慈善事业,都有本土资本家范氏的支持和响应,新政权建立果然得了珍卿家不少关照,世间因果需要时间才看见出。
三哥和岳子璋先生通力合作,在蜀州、梁州交界的青牛、龙堂二县,开办了不少所谓的重工或民生企业,除了靠范家这根深树大的同行保护,更少不了官家地头蛇的保驾护航。
龙堂县在军阀头子刘寿堂辖下,刘寿堂是三哥早亡同学袁振东的长兄。袁振东就是跟三哥、范静庵同去东洋办机器,恰遇东洋地震又被范静庵暗害的那个。英年早逝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