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杨广下令编撰的上述地方志书,规模宏大,既是承前启后的总结性著作,也是编撰全国性方志图经的开端,影响深远。“今于大隋圣世,图书屡出。”
杨广不仅兴办学校,还访求遗散的图书,并加以保护。《封氏闻见记》记载“炀帝限写五十副本,分为三品,于东都观文殿东西廊屋,列以贮之。”
隋时的藏书量是中国历代最多的,大兴城和洛阳建有大藏书殿,而最终的成果则是规模宏大的秘书省,在洛阳藏有珍本,藏书总数达37万余卷,为了让两京的宫、省、官府使用,杨广下令建造藏有节录本的观文殿,隋朝藏书最多时有37万卷,77000多类的图书。可大部份图书毁于战火。
这也算是暴君杨广功绩之一,其实有些时候杨广的行为都像是“明君”,但他比那些昏君的做法对这个国家的危害还大。
徐乾对吴绛仙道“今天我送你一篇散文。”
吴绛仙崇拜的看着徐乾道“陛下我很期待。”
杨广的才华世所公知。
为晋王时,召引陈朝旧官、才学之士柳鈇、虞世南等100余人,“以师友处之”,于是爱好梁陈宫体。
尽管他的诗歌有的比较粗糙,有的还有宫体轻艳之嫌,但总的来说,他的诗歌反映了他所处的时代风貌,展现了他的思想感情和政治抱负。
他虽是北人,所作却可雄视南士,薛、卢之辈,自然更不易与他逐北,像他的《悲秋》,又像他的《春江花月夜》都是置之梁祖、简文诸集中而不能辨的。
又有‘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的数语,曾为秦观取入词中,成为绝妙好词。”
王夫之评杨广《泛龙舟》曰“神采天成,此雷塘骨少年犹有英气。”
杨广诗文在中国文学、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亡国之君,多被毁誉。
他“好学,善属文”,并写得一手好诗,其中较有名的有《春江花月夜》二首。
《春江花月夜》诗题原为陈后主所创,但原词早已失传,杨广曾以此题作曲,他的创作“并存雅体,归于典制”,其中许多颇有些刚健的佳句,多数诗作都很讲究对仗和声韵和谐,其后才有唐朝张若虚的同题诗《春江花月夜》。
从杨广的《春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