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多出女帝,大靖虽民风开放,政务通和,女子继承家业位极人臣的未必没有,但女帝登基却从未有过。帝梓元若在此时将侯位让给帝烬言,让他有继位之权,实在有些落于下乘,必会受天下士子的攻讦之言,但她若是在新君册立前出嫁,冠以夫姓,那她自然便要让出帝家侯君主位,帝家世子帝烬言便可名正言顺地承袭侯爵之位。
届时,有帝氏在朝堂的力量支撑,帝烬言绝对有和太子韩云一争帝位的能力。
能上书这道奏本,看来他们这位历经两朝德高权重的老宰辅已然选择了帝家。
想通了其中关键的太子一派和几位亲王当即便变了脸色,安王眉头紧皱,就要上前谏言,却比不上朝中帝家朝臣的灵泛劲儿。
几乎是在魏谏落下声不久,帝家大臣们附议的声音便在金銮殿上此起彼伏地回响起来。
好了,众卿静一静。王座上,帝梓元微一抬手,朗声道:老丞相所奏有些道理,咱们大靖这几年的确多灾多难,先办场喜事了再立新君倒也不迟,那就依卿
帝梓元话音未完,终于忍不住了的安王上前一步开了口:摄政王,先帝驾崩,朝堂应以新帝册立为先,这国婚之事是不是可以先缓一缓?
哦?安王到底是嘉宁帝的弟弟,素来有些威望,帝梓元自然不能无视他的进言。她笑着道:安王爷,看来是本王这几年做得还不够好,竟然迟个月把再立新君咱们大靖朝堂就要乱了。
帝梓元摄政三年,大靖吏治清明,政通人和,稳固得很,别说个把月,就算是十来个月也没半点问题。安王实在不好意思睁着眼说瞎话,有些脸红。
见安王不言,帝梓元又道:亦或是安王爷觉得本王举行国婚于国体有碍?有损朝廷威严?
婚姻嫁娶乃天经地义之事,更何况先太子已亡数载,帝梓元年岁渐长,这些年为了大靖出入沙场,埋首政事,如今想择个夫婿,实在是qíng理之中,安王呐呐了半晌,硬是说不出半句反对的话来。
新君要立,国婚也要行,本是双喜临门之事,不过一前一后而已。本王觉得帝梓元微微拖长了腔调,凛然的目光在殿中朝臣身上逡巡而过,先行国婚并无大碍,诸位爱卿可还有异议?
金銮殿上一片沉默,再无人胆敢有半句异议。
既然诸位爱卿亦觉可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