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出门,即便人在轿子里具体什么情况谁都不清楚,可这个消息却意义重大,故而须臾功夫,大纱帽胡同就如同被清场了一般。
张居正都已经不在了,在这等着献殷勤也是白等,还不如赶紧去找相关人士,想想这事情究竟咋回事!
于是,汪孚林人在半路上和杀猪抹脖子似的打暗号的陈梁找了个僻静地方见了一面,得知了张四维的动向。他回到都察院,屁股还没坐热,郑有贵如同火烧屁股一般冲了进来,气急败坏地说道:“掌道大人,有人看见慈宁宫太监李公公去了大纱帽胡同张大学士府,接了首辅大人入宫。”
“嗯,这个‘有人看见’里头,就有我一个,准确地说我是第一个看见的,因为我才刚从大纱帽胡同张大学士府那儿回来。”汪孚林见郑有贵瞪大了眼睛,一副见了鬼的样子,他就笑了笑,随即轻轻敲了敲桌子,示意郑有贵可以回魂了,这才直截了当地吩咐道,“你去,请蔡光安和秦玉明到我的直房来。”
别人只以为蔡光安和秦玉明是刺头,但郑有贵在两人上任的第一天,汪孚林傍晚再次召见两人的时候,就已经掉过一次下巴,所以,此时此刻他再次奉命守在门口,当他听到背后的屋子里飘来了某些词语的时候,若非知道这边人来人往,很多人都在偷偷观察他,他几乎就能把眼珠子瞪出来。
因为,汪孚林对蔡光安和秦玉明说的第一句话,那便相当劲爆:“内阁次辅张阁老召集了一大批人,进宫去伏阙了。”
本朝除了洪武朝,官民向来喜欢上书奏事,只要是个读书人,哪怕连功名都没有,往往也会因为某事义愤填膺来个上书直言,这就代表言路畅通,所以,等闲叩阙乃至于伏阙这种事,那是不大有的。所谓的叩阙,从字面上来说是官民叩击宫门喊冤,可要知道宫门那是个什么地方,能是寻常人能摸到边的吗?故而叩阙基本上和敲登闻鼓是同义词。至于伏阙,那就真的是字面意思,一大堆官员穿上大礼服直接去当初的奉天殿,现在的皇极殿面前下跪请愿。
这种事从前发生过,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武宗正德年间和世宗嘉靖年间,一则是谏出游,一则是谏大礼仪。因为全都忤逆了皇帝的意志,因此,那轰轰烈烈的伏阙最终全都是被廷杖给打散的,那些被打死打残的人血淋淋的下场,到现在虽过去了几十年,亲历者早已不再,记忆却仍旧在。
可这一次,不管是汪孚林还是蔡光安秦玉明,全都心知肚明,张四维这是给小皇帝撑腰去的,所以理论上不会再出现当年那血腥一幕。
当然,无论是汪孚林也好,他特意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