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儿,摇摇头说:“辉儿不去了,辉儿不想让娘亲担心。”
“真乖。”青年人笑着用力摸了摸他的头。
我一笑,低头继续去喝我的茶水。
奇怪的是,连寻常百姓都知晓的事情,皇宫那边竟没有丝毫消息。眼下流传着的,不过是市井传言罢了。
“你们可曾听说宫中新封了一位琼林学士?”
“晓得晓得,就是那写了《清风赋》的云和吧。”
角落里三五个京城学子谈论的声音传入了我的耳中,他们围在一起,面前的方桌上放着几杯最便宜的凉茶。
“这叫做云和的,之前从未听说过。琼林学士那般的职位,凭一篇文章就能做了么?”
这名学子的声音听着,很是不服气。
“你不知道汉代的司马相如么?文章写得好,自然是能得圣上的垂青的。”
另一人回答道。先前说话的人哼了一声。
我走过去弯下腰打了个招呼:“打扰各位了。”
几个学子一齐抬起头来看着我。
“实不相瞒,在下也是刚刚入京,方才听各位兄台在讨论有关琼林学士的事情,忍不住有些好奇。”
闻言,几个学子一同松了口气。尤其是方才那个不服气的,表现得最为明显。
“是了。文人云和,圣上亲封的琼林学士。”
“这位云大人眼下是否正在宫中?”
“是在宫中,我听人说,昨日圣上在宫中设宴,云和还当众作了一首诗。”
说起诗,几个学子便有了话聊,我趁他们争论得火热,悄悄离开了茶楼。
第2章 昭文殿
夜是很阴冷的,不论在哪里都是一样,唯独皇宫之中灯火通明,透着生气。那高大的朱红围墙在土地上画了个圈,里面与外面的人并不是一般的。
谢临渊是个把饮酒作赋看得比国家大事还重要的风流皇帝,自然,这是在世人的眼中。我自不会如他们一般,只看得见别人想让他们看到的东西。依我来说,皇帝绝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简单。
在昭文殿中设宴款待的文人士子,多是有些名气却无背景的,在朝官员一律不许参加。我俯身在房顶上,掀开一片瓦在手里掂了掂,朝里面看过去。
那些纵情斗酒歌赋的文人们在一起,好一副热切的场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高高在上的人,的确不定会懂得所谓最卑微的人。
我往前面看去,大殿最上方,谢临渊正提着酒壶地往一只金色的杯子里倒酒。然而引起我注意的,却是他身边的那个人。虽是一张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