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的笑容:
“也不知道又打着什么鬼主意呢…”
6、贵人襄助
石府别院的清晨,一如以往的安静。只偶尔听见树上不知名的鸟儿婉转啼叫,还有下人们打扫庭院时扫帚刮擦过地面的“沙沙”声。
周锦岚三口两口扒完早饭,放下筷子,擦擦嘴。
“这么快就吃完了?”石渊嘴里喝着稀粥,含糊不清的问他。
“去看看方子璞。”周锦岚说着就要起身。
“哈哈,”石渊笑道:“我说你是真上瘾了还是怎么的?”
“什么意思?”
“伺候人呀,这两天逮着空儿就往人家房里钻,不是上瘾又是什么?”
周锦岚看着他意味不明的笑脸,甚是不解。转头看琅嬛,琅嬛一边吹着碗里的热汤,一边笑着摇头。
“不知道你们搞什么…”周锦岚皱着眉头,很快离了席。
今日天气晴好,踏着别院的石子路,享受着早晨温和的朝阳洒在脸上,周锦岚的心情也格外舒畅:经过这些天的相处,他自认为已经逐渐摸到了方子璞的“脉门”。
自打那一日又给方子璞房里送去了大批的诗书字画、笔墨纸砚之后,这小书生便安静了许多——整日沉浸在书山卷海里,总比整日对着他横眉倒竖要强。尽管对待周锦岚的态度离“好”字还差得很远,但至少已经不会动不动就歇斯底里地往外赶人了。
周锦岚一时得了便宜,便愈发放松了开去。隔三差五的就要往方子璞那里送点新奇有趣的小玩意儿。或是街面上淘来的糖人儿,或是逛书斋时偶得的孤本,再要么,就是甘饴轩新出的小点心。每每送完了东西,还要借口多坐会儿,也不管方子璞听是不听,只一个劲儿的说些外面新得来的趣事儿。
“据说礼部高大人的小妾前两天刚给他添了个儿子,这两天正乐着呢。这下可热闹了城中赶考的举子们,打着‘贺生辰’的旗号,不知往高府送了多少礼…”
“今早赶着去了一趟书院。偌大的书院冷清清的,大伙儿多数都在家里备考了。老夫子一个人也怪寂寞的…”
“前些日子去翰林轩买笔,听老板说今年的生意好得不得了,许是大家都攒足了劲,定要考个好功名呢…”
“我昨儿听说今年主持会考的是礼部新任侍郎刘大人,那些把礼都随入高家的人可是把肠子都该悔青了…”
一番话“噼里啪啦”讲下来,直说得口舌冒烟;偶尔见到方子璞心情好,便也随口扯些有关他的事情。
“方兄近日读书可也有了什么心得?在下愚笨,愿听方兄教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