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官家为了笼络文人,规定有功名在身,在公堂可以不跪,更不能动刑。
府尹气的咬牙,冷笑道:“好,就且让你站着,等会除了你的功名看你还有什么说的!”
“不知大人刚刚让草民认什么罪?”
府尹指了指堂上跪着的那个商人,问:“你可见过此人?”
“见过,此人一个时辰前到我的摊子上算过一挂!”
“这就是了,你从此人口中得知他身上携带了一百多两银子的本钱,便见财起意,偷走了这袋银子,如今人赃并获,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李弘济皱起了眉头“大人可否让草民看一下这袋银子!”
“怎么?你不认识了吗?”府尹虽然这么说,但还是命人将那袋银子呈到李弘济面前“好,就让你最后看一下你的贼赃,你既能考中举子,必定是熟读圣贤之人,却做出此等偷盗之事,实在是枉费了圣贤的教诲!”
李弘济两指轻轻捏着那个钱袋的一个小角,提起来反复看了两眼,将钱袋放回到托盘里,说:“回大人,草民从未见过这个钱袋,这钱袋也不是草民偷的,而且这钱袋从未出现在草民的摊子上!”
府尹大人一拍惊堂木“大胆刁民,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想抵赖!”
声旁那个姓吴的商人一听府尹这话,马上说:“大人,草民从客栈出来带着这一百两银子要去进货,中途就到他的摊子前算了一挂,明明白白告诉他我身上带着一百两的银子,从他那离开,银子就不见了,途中没有去过别的地方,就是他偷了我的银子!”
李弘济扭头看了这个信誓旦旦的商人一眼,忽然转头问府尹“敢问大人,这袋银子是从哪里搜出来的?”
刚才的那个衙役说:“就是从你用来算命的那张桌子下面的夹层里搜出来的,你还想抵赖?”
市面上普通的桌子为了加固,会有四根横着的木头固定住四根桌腿,一些小商贩为了方便,会在那四根横木上固定一块板子,做成个夹层,好放置一些物品。
李弘济冷笑一声“既然这样,你们还少了一个物证,劳烦这位差役去城隍庙前,将我的那个算命桌子也搬过来吧!”
府尹觉得也是这么个理,一张桌子也不重,便吩咐差役说“去把他算命的那套家伙事也搬过来吧!”又指着李弘济说道:“今天本府就让你心服口服!”
两个衙役领了命令正要走,李弘济便对他们说“既然是物证,两位官差可千万小心,我那桌子在城隍庙门口是什么样的,就原样抬回来,别碰坏了!”
两个衙役冷笑,心想这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