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书铁卷上朝去了,求官家赦免冯思文。
官家也是左右为难,若是答应了冯太傅的请求赦免了冯思文,那他就失了天下民心,若斩了冯思文,那他就是违背了自己的祖宗,怎么选都不对!
无奈之下,他竟然将李弘济和冯思远两人召进了朝堂之上,本来依照他们两个的品级,是没资格进入这里,可是今天情况特殊,案子是他们两个办的,闹到这个地步,就把包袱甩给官家,官家更没办法。
两人进了大殿,官家看李弘济的眼神,忽然有了几丝怨恨,虽然案子是在他的全力支持下办的,可他也没想到这冯太傅真的能抬出丹书铁卷要自己赦免冯思文。尤其是这冯太傅历经三朝,有功于社稷,还是他的老师,实在是为难呀!
百官面无表情的看着官家,等着官家给个处断,官家面无表情的看着李弘济,等着这个年轻人把倚老卖老的冯太傅从朝堂上撵出去。
李弘济他能有什么办法,官家你都拿这块铁疙瘩没辙,他一个小小的六品大理寺丞能有什么办法?这是你的老祖宗答应人家的呀!
李弘济他虽然敢判了冯思文秋后处斩,但却不能砸了这块破铁疙瘩。他都后悔了,昨天自己是脑子抽抽了才会判冯思文秋后处斩的,惹来这么多麻烦事!当时为什么不判个当场执行,就不会有这些麻烦事了!这个时候,只能跟冯太傅摆事实讲道理,在大理寺冯思文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事天经地义。
可所有的道理冯太傅都明白,但他就是非要搬出丹书铁卷换自己儿子一命,天下大儒的名声,他不在乎了,世代清白的书香门第,这都无所谓了!
也是苦了这天下父母心,冯太傅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在朝堂之上哭诉道:“老臣二十岁高中进士,为国尽忠四十五年,没有一日不是夙兴夜寐,恪尽职守,如今半截身子埋进土里的人,官家怎么能忍心看着我白发人送黑发人?有道是养不教,父之过,我儿如今落得这样,都是我这个当父亲的没有管教好,罪责都在老臣呀,我回去便辞去一切职位,将所有家财都赔给苦主,我只求有两间茅屋,一头耕牛即可,只是希望百年之后,能有个披麻戴孝的后人呀,官家!”
到了这一步,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李弘济也拿这个倚老卖老的冯太傅没办法,满朝文武更是一言不发,官家烦躁至极,一甩袖子,说了句“散朝!”便起身走了。
丹书铁卷(二)
第二日,冯太傅抬着丹书铁卷跪在朝堂外,来来往往都是平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官员,谁忍心看着一个花甲老人在大太阳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