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东西太少的原因,李纨有一阵子很是自私不太愿意付出太多,好在被李夫人教导过一回之后,虽然李纨在钱财上头还依旧把持的紧,至少在这种能看见未来好处的事情上总是不吝啬费心的。
就如同如今元春的夫家也愿意帮衬贾珠一样,若是迎春能够嫁的好一些,日后也未必不能给娘家人支一把手,尤其是贾琏眼见是个心思不在仕途上的,自家儿子出仕的时候少不得也得让旁人帮衬帮衬。左右家里的女孩儿的嫁妆数目都是早定下来的,与其随意聘出去白费了一注嫁妆还不如好好选一户人家权当做个未来的投资,左右纵然迎春如她那几个庶出的姑母一般帮衬不了娘家任何,了不得也不过是自己费了一番力气,并不算损失什么。
作为一个后宅女眷,虽然李纨平日里并不像凤姐那样能耐外露,却也的确是个有些本事的——端看原本命数里头她能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孤身抚养幼子成材,就委实可见她的本事。
在她心甘情愿的情况下,又有着全家上下的支持,迎春的婚事倒也不至于太难为人。
李守中的官职并不高,但却有着天然的对读书人极了解的便利。虽说国子监里头不少如贾珠当初那样荫监进来的学生,更多的却还是正经考进去的正经读书人。虽然如迎春的身份很难高攀上那些出身高门的世家子,而考进国子监的寒门仕子多数年纪已经不小了,纵然是有年少没娶妻生子的想来也是奇货可居得很,轮不到迎春挑拣。
不过好在李纨也知道轻重,她想的是卖小姑子个顺水人情,并没有挑战高难度的意思。读书人之间自有一种微妙的联系网络,通过国子监里的仕子们总能联系到他们的同窗同门,里面总是会有那种出身不高学识不够顶尖却也有些才气的好人选。迎春性情软绵,这样的性子纵使贾赦有能耐钻谋着让她高攀了也很难对娘家有什么帮衬,不过要是下嫁给个有些能耐的读书人,未来他的丈夫若是有能耐考出来做官,无论是对贾家还是迎春来说也都算是极好的了。
————分割线————
贾母的确是个偏心眼的老太太,贾政贾敏甚至他们的儿女在她心里的地位都不知比贾赦高出多少。不过哪怕再不喜欢被婆母教养的长子,贾赦好歹也是她亲生的,纵是贾母再偏心也不可能真的满心盼着贾赦不好——当然了,如让贾赦住东院却让贾政搬进正院的事情,既然对贾政有不少好处而贾赦也不过是颜面受损,那贾母自然不会放在心上的。
就比如迎春的事情,贾母自己是懒得为贾赦的庶女费心劳力的,但是若是大房自己给迎春选了一门婚事,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