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现:韩少功的读史笔记
首页

第22章 从文言文到白话文

说现代汉语文是白话文,其实是不够准确的。要说白话文,要说平白如话或者以话为文,世界上最大的白话文是西文,比如说英文。英文是语言中心主义,文字跟着语言走,书写跟着读音走,那才够得上所谓“以话为文”的标准定义。从这一点看,现代汉语文顶多是半个白话文。

古代汉语文是文字中心主义:语言跟着文字走。那时候四川人、广东人,山东人等等各说各的方言,互相听不懂,怎么办?只好写字,以字为主要交流工具。秦始皇搞了个“书同文”,没有搞“话同音”。一个字的发音可能五花八门,但字是稳定的,统一的,起主导作用的。电视剧《孙中山》里有这样的情景:孙中山跑到日本,不会说日本话,但同日本人可以用写字来交谈。这种以笔谈代言谈,就是文字中心主义的遗留现象。

古代汉语文叫“文言文”,“文”在“言”之前,主从关系表达得很清楚。从全世界来看,这种以文字为中心的特点并不多见,其原因可能在于造纸术的发明。一般的说法是,公元一百零五年,东汉的蔡伦发明造纸。现在有敦煌等地的出土文物,证明公元前西汉初期就有了纸的运用,比蔡伦还早了几百年。有了纸,就可以写字。写字多了,字就成了信息活动的中心。

欧洲的情况不一样。他们直到十三世纪,经过阿拉伯人的传播,才学到了中国的造纸术,与西汉有一千多年的时间差。在那以前,他们也有纸,但主要是羊皮纸。我们现在到他们的博物馆去看看,看他们的圣经,他们的希腊哲学和几何学,都写在羊皮纸上,这么大一摞一摞的,翻动起来都很困难,也过于昂贵。据说下埃及人发明过一种纸草,以草叶为纸,也传到过欧洲,但为什么没有传播开来,为什么没有后续的技术改进,至今还是一个谜。

不妨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没有纸,人们怎么交流思想和情感呢?如果文字在生活中不能方便地运用,那些古代欧洲的游牧民族骑在马背上到处跑,怎么可能保证文字的稳定、统一和主导性呢?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欧洲的语言不是以纸为凭和以字为凭,大多只能随嘴而变:这可能就是语言中心主义产生的背景,也是语文大分裂的重要原因。他们北边的日耳曼语系,包括丹麦语,瑞典语,荷兰语、爱沙尼亚语,德语等等,原来是一家,随着人口的流动,你到了这里,我到了那里,说话的语音有变化,文字也跟着变化,互相就不认识字了,就成为不同的语种了。南边的拉丁语系,包括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

相关小说

谁让他修仙的! 玄幻 /
谁让他修仙的!
最白的乌鸦
4835341字02-03
天人图谱 玄幻 /
天人图谱
误道者
4701745字02-06
我有一个修仙世界 玄幻 /
我有一个修仙世界
纯九莲宝灯
9383376字02-06
神话版三国 玄幻 /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陈曦看着将一块数百斤巨石撇出去的士卒,无语望苍天,这真的是东汉末年?  吕布...
146887442字09-25
衰草 玄幻 /
衰草
poissson
" 当程敏一眼看见那个身姿挺拔,戴着细边金丝眼镜,瞧着斯斯文文,却掩不住衬衫底...
115091字05-18
阵问长生 玄幻 /
阵问长生
观虚
8316823字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