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道:“大姑奶奶回门,按说该先递消息过来,今儿突然上门,不知为着什么。”
明筝笑道:“能为什么?你们二爷,怕是要回来了。”
琬华登时一顿,连替她穿鞋都忘了,“二爷?怎么事先一点消息都没有?”
明筝伸指敲了敲她眉心,自行穿好了锦履。不怪丫头们吃惊,她初得到消息时,也曾雀跃了小半日。
二爷,也就是她丈夫梁霄,承宁伯府世子,随军历练已然三年半了。
这几年她为他守着这个家,守着这间空落落的屋子,想着盼着,等着念着,总算总算,把他盼回来了。
昨儿芷薇的及笈礼上,几家夫人说及边关战事已了,当时她便有所猜测,多半梁霄能回来了。今日梁家大姑奶奶、梁霄的大姐梁芷萦特特上门来报喜,还能是为着什么事?梁芷萦公爹是礼部侍郎,大军凯旋,种种礼仪一应是他cao办,梁芷萦自是得到确切的消息了。
明筝带了琬华、琬姿两人,一路朝上院去。
果然便如明筝所料,梁芷萦带来的,正是梁霄将回的消息。
“二弟妹,这下好了,等二弟回来,你们夫妻团聚,劝着他,再不要出去打仗了。好好的在家,在爹娘跟前尽孝,咱们家又不指望他搏命去挣军功……”
梁老夫人叹道:“可不是?在家里金娇玉贵的孩子,随军西去,这几年还不知受了多少苦。每回来信,多半是报喜不报忧,怕咱们为他担心……”
想到儿子的不易,老夫人难免酸楚。
屋中氛围沉下去,一时只闻低低的啜泣声。
明筝也有些眼酸,当年梁霄随征前夕,两人还闹了点小别扭。
她一句软话都没跟他说。
大军从青雀门出城,她立在送行的人潮里,努力透过泪水想从那些一模一样的兵甲里辨认出他的影子。
一别三年余,她有时回想他的模样,甚至都觉得有点恍惚。
管事娘子前来回事,明筝不得已从上房退了出来。
三日后家中接到梁霄的手书,信上说明,大军已过大雁关,月底前便可抵达京城。
梁家上下一派喜气,粉刷堂榭,置办酒食,预备祠堂供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