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频率。没有人觉得诧异,母亲自己对父亲也是越来越客气,而父亲在家除了食宿就是埋头书海,根本没发现有什么不对——或许他发现了,只是这样的变化正中其下怀。我不清楚自己这种行为的本意为何,不过我清楚这绝非出于赌气,而更类似于试探,我期待父亲的反应,试图寻找父子情感的最低阈值。这个过程持续了很多年,直到我十五岁时父亲拎起行李、头也不回地走出家门,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可笑——或许这段亲情从未在他心头留下任何痕迹。
不过当时的我还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甚至去向母亲抱怨,说父亲对江上客比对我还要好。母亲宽容地笑了,没有说什么,熨平父亲的衬衣,把它挂进衣柜,然后从抽屉里摸出江上客送来的那只表,仔细放进衬衣胸口的衣袋里。
看到那只表的时候,我的心里有某种东西崩塌了,好像滩头被潮汐日夜磨蚀的沙堡,终于在一阵小风里分崩离析。之前我嫉妒江上客对父亲的亲近,而这只未能成功退还的礼物,仿佛已成为父亲默许甚至接受了这种亲近的明证。
之后我再也没收过江上客送给我的任何东西,连他送来的食物,也不想多碰一口。这些人情,在我看来,是我和母亲在父亲的荫蔽下获得的垂怜和施舍。我甚至暗暗发誓,将来要把它们一并还回去,连带着父亲的那份。
母亲开始正式地与父亲谈离婚的事。如果我回家时放轻脚步,在楼道里静静站一会儿,或者夜里假装睡着,竖起耳朵躺在床上,就能清晰地听到他们的说话声。两人都很冷静,母亲的镇定超乎我的想象,事实上她甚至一直劝说父亲与她解除婚姻关系,说父亲找到了生活目标,她现在过得也不错,分开对大家都是好事。
那段时间我忽然发现自己厌倦了平淡的校园生活。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指着我练习册上大片的空白叹气,并不斥骂,反而苦口婆心地劝我不要为家里的事耽误自己。我并不解释,也并不悔改,依旧我行我素。一天母亲突然来接我放学,我们推着自行车慢慢地走,一路没有人说话。把车停在小区的地下室之后,她抱着我哭起来,说我这样不求上进,如果她不在了我该怎么办。
现在想来,大约那时她就感到了腹腔的疼痛,也预料到了日后的命运。但当时的我尚懵懂无知,无法感受到她话语中浓烈的悲情,只是感觉她的泪水一滴滴淌进我干涸的心田。同时我敏锐地意识到,母亲已经把父亲排除在我们的明天之外了。
我考上了市重点高中,也是江上客曾经的学校。在中考出成绩的那天,母亲与父亲去民政局办了手续,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