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来。
一点替身精神都没有。
白若轩鄙夷。
在他心中,他是王子,除了王上以外,所有的人都该听命与他,为他而死。
他找兰天代替自己化解危机是看重她,兰天却一点身为替身的自觉都没有,尽给他添麻烦,一点为主子考虑的基本理念都没。
白若轩默默叹了口气,算了,这个时空喧哗烦躁,人们的教养素质普遍偏低,兰天又出身低微,满脑子都是小市民思想也属正常,又怎能奢求她懂得君臣之道。
白若轩在飞机上睡了一觉,得到了明确的答案,他也不急了。
回到秦城,白若轩倒没有继续作妖,拿起剧本认真研读起来。主要是周围的人太呱噪,只要他不看剧本,态度消极,洪升就在旁边叽叽咕咕叽叽咕咕说个不停;还有那孙琪,忠心是忠心,就是太小女人,动不动就哭哭啼啼的,难成大器。
归根结底还是怪兰天身份低微,是个人都能数落她,自己的事自己都做不了主。
好在剧本很有趣,特别是王钰各种迷惑秦安王,霍乱朝纲的伎俩很巧妙。他有时候会自我带入,若他是秦安王,遇到这么一个人,自己会不会中了他的计?
答案是否定的。
他比秦安王要理智。
更重要的是他不好男色。
历时两个月,秦城这边的戏很快就要拍完了,只剩下最后一场王钰刺杀秦安王,国灭的戏。
一直到王钰刺杀秦王拍摄都很顺利。
就是最后的结局:王钰刺杀秦王后,才发现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自己对秦王不止有仇恨,还有深深的爱意,看着破败的城门,蜂拥而上的叛军,他迷茫了,开始怀疑自己,这样做真的对吗?原本繁花似锦的王朝,被他一手摧残成这幅破败的模样,这也是他的国家呀!
这出戏,白若轩一直演不好。
白若轩太强势。
王钰入宫后虽为臣子,表面上对秦安王一直恭恭敬敬,但实际上占有主动权的一直是他,一直是他暗中控制着秦安王,将所有人玩弄于手中之中。
这些戏白若轩演的都很好,王钰是个复杂的角色,表面恭敬,内心暗潮汹涌;表面热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实则冷漠、无情,对天下安危漠不关心。
王钰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很难演绎,很难阐释。
《背叛》这出戏走的虽是秦安王的时间线,戏份最多的也是陆胜,但点睛之笔却在王钰身上,一切事件的转折都由王钰一人引起。
王钰是这部电影的精髓。
李河山导演开始很担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