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二人衣衫猎响。
督察院的几个御史,并齐淮阳等两三个堂官,已经候在正堂内,众官相互揖礼,杨伦甚为敷衍,只和齐淮阳打了一声招呼,就站到了门口。
堂内叠置四张台案,右摆一双黄花梨木雕花圈椅。白玉阳径直走上正座落座,众官自然随他各归其位。
不多时,二人悬刀入堂。
白玉阳起身揖礼,“张副使。”
张洛在门前作揖回礼,却没有应答他,沉默地从众人面前走过,撩袍在堂右坐下。
他本是幽都官,有名的冷面吏,京城里的官员平时对他避得很远,几个督察员的御史都没有这么近得看过他,此时难免要凑耳。
白玉阳咳了一声,堂内顿时噤声。
刑部正堂四面皆有小门,是时洞开,室内风流贯通。
白玉阳抬起手,用镇纸压住案上的卷宗,对衙役道:“把人带来。”
顺势又唤了一声,“杨侍郎。”
杨伦仍然立在门口,没有应声,眼看着一道人影从西面走来,暗暗握拳。
邓瑛是从司狱衙被带过来的,走的是仪门旁的西角门(2)。
他身上的袍衫被去掉了,只留了一件中衣。
迎风而行,即见骨形。
作者有话要说:
(1)老学:翰林院的老翰林,没什么职位,就各种讲学。
(2)西角门:又称“鬼门”和“绝门”,提审人犯时使用。
第24章 阳春一面(二) 衣冠体面。
他没有戴刑具,因此每一步都走得很轻,鞋底与地面接触几乎没有声音。
杨伦在门前和他对视了一眼,他便在阶下略站了一步,抬臂向杨伦揖礼。
杨伦看着他被摧残殆尽的衣冠,竟从那贴身的衣质上看到了一丝削锦去罗之后,如雪松般清寒的斯文。
他没有回避邓瑛这个揖礼,在门后拱手相回。
堂上的白玉阳没出声,几个督察院的御史却在皱眉。
他们几乎都是以骂人为而业的耿臣,当年因为几番弹劾邓颐,督察院不知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