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的提升,也不单独招生,是与其他经济公司联合办学,他们把这方面的课程外包给我们来做,”韩庄康细细的说,“这样大家都方便,而且几个经济公司的练习生有这么个机会互相接触竞争也是必要的,另外还有些想进娱乐圈玩票的少爷小姐们也会来,我们学校在上层的口碑很好,哪怕是经济公司老总的孩子想入圈,他们也乐意把孩子送到我们这里来训练。”
这就是多年经营才能得到的成效了,也是社会对依云学校的肯定,每次提到这事,韩庄康都特别骄傲,韩家也对他的成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无形之间也为他在韩加的话语权增加了不少资本。
在京都逗留了两天,尹依这才按原计划回到c市校区,自考上大学且进修学校开学后,她就没有回来过,不然也不会才知道韩庄康又增加了经营项目。
校区比以前又扩大了一些,当初选址的进修就选得比较偏僻,是c市专门开辟出来的教育产业孵化园,说是教育产业,其实多为教育配套的轻工业和智能产业,园中企业多为生产校服的服装厂,教具及体育用品生产企业之类,还有一些高科技的与教育相关的公司。
而依云学校当初圈地就直接在园区偏角选的,为的就是要远离人群安心静修,后来旁边的地却被一开发商拿去建楼,而这开发商的本意是靠着学校,哪怕只是一个培训学校,建住宅就有了噱头,再加上园区还有这么多职工,购买力也不差。
可惜他没想到像这类孵化园生活配套着实不行,后来园区又通了轻轨,基本也没人对这个楼盘有兴趣了。开发商勉强的建起了两幢楼后资金链快跟不上了,正焦头烂额的时候,依云学校后勤部长沈承找上门来谈接盘。
开发商求之不得,最后依云以一下较低的价格收下这块地,将学校分成了两个区,建好的楼直接就用来做了宿舍,而新校区主要就是用来收这些练习生,他们集中的两幢楼这块儿进行培训学习。
而更远一些的角落,学校规划修建了不少小的独幢别墅,又在周边种了不少树木,还加强了安保,除非拿着规定的卡,不然根本不能进入。
这样的规划,让不知情的人看了还以为是个度假村,而事实上这就是将以前c市的明星班搬了过来,而这个位置更隐蔽,隐私保护力度也更强,连老师都是一对一教学,在约定时间上门,其余时间里明星就可以自在独处,当然,如果想邀请朋友来玩那是绝对不行的,除非一起进校培训。
这种安排无疑让在此训练的练习生更有动力,一墙之隔而已,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只有加倍努力,将来才有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