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场,记在账上,咱们回头等十月天气冷了,蜗牛都躲起来过冬了再给他们结账。”
这样又能拖两三个月,那时候rou鸭已经宰杀贩卖了,不愁没钱给他们。说到底余思雅又打了个时间差,利用的是乡下小孩子的劳动力不值钱这一点。
对乡下孩子来说,要是能弄点东西,卖了钱,口袋里有个一毛两毛,那绝对是件让他们很得意的事。所以也不愁没有孩子愿意去做这个事。
文英听到她的想法后瞠目结舌:“小余你这脑子怎么想的,太灵活了,别人我不知道,但你要出了这么个通知,我肯定让我家两个娃山上下田捡蜗牛,反正他们整天在山上地里乱窜,捡蜗牛还能攒几毛钱买本子墨水。”
连文英一个公社干部都这样想,那就更不用说在田里劳作的村民了。
魏主任也觉得这法子挺好的,不过还有个问题:“咱们先记账后给钱,以后乡亲们会不会对这个有意见,觉得咱们动手脚什么的?”
这可不能不防,大部分的村民是淳朴的,但也架不住有个别爱动歪脑筋的。
余思雅想想也有道理:“那咱们请个学校的老师来帮咱们记账,可以给工资,每天把收蜗牛的时间限定在上午八点到十点,也耽误不了多长时间。孩子们都识字,记录的时候,让他们每个人都看一下,当场确认,这样应该就没问题了。”
她这考虑很周全,魏主任一时半会儿也想不起有什么要添加的,便说:“成,小余这法子是你想的,就按你说的办,你去找学校商量这个事吧。”
余思雅没有意见:“成,我这就去学校。”
公社有两所学校,分别是小学和初中。现在正值暑假期间,没什么人,好在校长还是住学校的,余思雅先去了初中,找到了校长说明了来意。
平白多出来的事,学校没好处,还要担风险,万一后面有什么纠纷,那些家长肯定会找学校。校长不大乐意,找借口推脱:“小余同志,这,现在是放假,咱们要通知同学们也不方便呀,我看还是以后再说吧。”
以后?等以后她的养殖场有了钱,谁还要想这些法子。
余思雅笑眯眯地说:“校长,孩子们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上山下地勤快一点,能挣好几毛,都能把学费的零头给添上了,这不是给家长减轻负担吗?大部分的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