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不过一百多里地,也就是路不好走,要换了后世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也就一两个小时的车程,只要把路修好了这点距离根本不算什么。
“高市长,辰山县距省城也不远,将路修好后,来回也就半天,这点距离不是问题。路迟早是要修的,现在不修,以后也总要修,我们县跟岳康县相交,如果路修通了,岳康县到省城也更近了,对省城的发展也有好处。”余思雅极力说服高市长。
高市长客观地说:“小余同志,但就目前来看,修路对辰山县的益处远远大于省城。除非你们县能够说动省里,省里拨款,我们这边肯定没问题,但如果要省城财政出这笔钱,这个市里面恐怕通不过。”
高市长的意思很明确,修路可以,出钱不行。
余思雅早知道会碰一鼻子灰,也不气馁,说道:“高市长,那省城或者说岳康县能不能跟咱们辰山县一起向省里面提出申请。我们县到岳康县的这段路,我们县里财政可以出一部分,剩下的省里拨款。岳康县的这段路,我们清河鸭出三十万元的资金,如果省财政能拨一部分款,你们就只用出极少的一部分了。不用花多少钱就能将路修好,怎么说也是一件好事,还请高市长认真考虑考虑!”
不花钱能有新的路那确实是好事,但是高市长还是有顾虑:“小余同志,省里能同意吗?”
辰山县虽然这两年发展得还不错,可到底底子薄,在全省的县城中发展并不拔尖。省城到天水市的路都烂糟糟的,省里怎么可能会先紧着辰山县这条路修?就是为了全省经济发展,肯定也会先修通省城到其他几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市之间的公路。
这个事要说服省里,难度不小,高市长不大看好。
余思雅这次是有备而来,昨晚就想到了各种难题。这会儿听高市长质疑也不慌,淡定地说:“我们愿意自己承担一部分资金,省里只用出另一部分,这个负担就小多了。我相信省里也是很愿意帮助各地修路的,只是碍于资金问题,没法大力改善交通状况。咱们这条路可以当作试验田,如果成功了,花的钱少,带来的效益也很高,以后也可以推广到全省其他地方,争取大家一起出钱出力,早日改善咱们省的交通情况嘛。这对省里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高市长听明白了,余思雅打的就是其他地方政府不愿意出钱,他们辰山县愿意主动掏钱这个主意去说服省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