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光闻言,不欲多说,一拂袖,正要上马车,却听一个声音大声呼喊——“公主留步!”
她心中莫名一喜,豁然回首,果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大叫着发足狂奔过来。那人正是诸儿身边长跟着的骊山。
骊山疾奔到瑶光身前,喘息化作阵阵白雾,他手忙脚乱地行礼,又喘得说不出话来,只赶忙将手中举着的竹简呈给瑶光。
瑶光心中明了那是诸儿令骊山送来的,几月不见,他可还好?想到从此以后,也许再无相见之期,她的手竟变得有些颤抖。她缓缓打开竹简,见到那与自己相似的笔迹,她险些落泪。竹简上写就一首小诗,道是——桃树有华,灿灿其霞,当户不折,飘而为直,吁嗟复吁嗟!
她捧着竹简紧紧阖目,她深深吸了一口气,半晌才缓缓睁眸,语气轻微:“给我笔墨竹简。”
她的命令周围服侍的人都听得清楚,但没人上前领命,只是面面相觑。小满抬头看着瑶光,眼中也有疑问。瑶光轻轻摆手:“去拿罢。”
很快,笔墨与竹简被送到了瑶光手里。她不顾司礼官在一旁踱步催促,研磨,提笔,一首小诗流畅地自她笔下写出——桃树有英,烨烨其灵,今兹不折,证无来者?叮咛兮复叮咛!
写罢,她捧着竹简站到风口,待到上面的笔迹已经风干,方交到骊山手中,“代我交给世子。另外……”她语音一顿,最终笑起来,“另外,告诉他,一定珍重。”
“喏。定不负公主所托。”骊山跪拜告别离去。
姜诸儿应是被齐公禁了足,如今只能用诗来惋惜她将去鲁国,他十分不舍。而她……瑶光望着骊山离去的方向,视线渐渐有些模糊。她回答说,时不与我,为欢趁早,暗示他来带走她。是的,带走她,那是她内心强烈的渴望。只是……她清楚地知道无法实现。所以在最后让骊山转告他,一定珍重。聪颖如他,应是懂得。
一片雪花忽而沾到她的面颊,她举目四望,之前停下的大雪,如今又有开始的趋势了。她徐徐伸出手,小满知她心意,上前扶住。她最后看了一眼这座困了她几个月的宫室,微笑着颤声道:“启程……”
公主出嫁,自然盛况非常。亲兵开道,嫁妆足足装了十余辆马车,另还有百名仆奴肩挑手提地跟在队列里,当真是十里红妆,气派非凡。
队伍浩浩荡荡地驶了大半日,一直到天色黑沉道路不辨,方才停下来,扎营歇息。
灯影摇晃,帐外大雪飘零,偶有风声凄厉入耳,像是女人低低的呜咽。瑶光坐在临时铺就垫着皮毛的床榻上,一手支颐搁在梨木小几上,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