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倒是沉得住气,可也架不住快临盆的如兰在府里成日泪流满面,连着盛老太太和王氏都心焦不已,一个整日里诵经念佛,一个夜深人静时便开始抱怨盛紘。
御书房里,皇帝也有些心绪不宁,忍不住问盛紘:盛爱卿可有把握?两淮那里越来越不安稳,平宁郡主担心齐成远不肯罢休。她好歹是静安皇后养大的,先帝视之如亲妹,朕也要叫一声姑母,她这样成日来给太后请安,太后也扛不住啊。
盛紘拱了拱手,安慰道:此番巡盐与清理圣德太后党羽并行,他们必定左右难支。现下他们先动了巡盐御史,皇上反而应该庆幸,这说明对方已经没有其他法子,只好出此下策,明晃晃地动手铲除。为今之计,需派遣一位武将同去两淮,名为护卫,实则是助齐大人一臂之力。
耿介忠受伤回京,是该有人接替他。皇帝喃喃自语,可这接替他的人选
盛紘打断皇帝的话,温和道:既要有剿匪之能,又要能在两淮盐商处有人情人脉,除了顾将军,皇上您说还能有谁?
皇帝一愣,顾二郎?旋即脑袋里转转,顾廷烨外祖家里便是大盐商,人情人脉信手拈来,他自己官居从三品京卫指挥使司指挥同知,领兵剿匪也足够了。
盛紘颔首应答:正是。顾二郎到底出身宁远侯府,虽说年前侯爷病故,他辞了侯位让与他三弟,但一笔难写两个顾,勋爵人家便是冲着英国公府,也要给他些脸面,去两淮那里总有用处。
爱卿是说潜国公那几家?皇帝皱眉问道。
潜国公之子尚圣德太后所出公主,与另几家圣德太后派系把持海船商贸近十五年,每年少说也有两三百万两的进项,乃此次清理盐务重中之重。盛紘道,与其治标不治本,倒不如连根拔起。眼下圣德太后与外头联系艰难,正是发作的好时机。
皇帝叹道:朕何尝不知?只是朝堂之上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怕还没发作出什么,弹劾的折子就能雪片似地飞到御书房来,得不偿失。
可不是?书里皇上还没派顾廷烨呢,几名言官就联名上奏疏,参威北侯沈从兴以权谋私,下列奏侵占民田,巧取豪夺,结党不轨等十一条罪状。多半都是邹家闹出来的事端,人家言官御史也没泼什么脏水。如今大邹氏健在,奈何沈国舅实在不是个谨慎小心的人,弹劾的事还真说不好。
蜀州民风彪悍,这群从龙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