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自归巢中。
却道因果早有,逾旬日,大雨忽至,雷声隐隐入富户家,将二人烧作焦炭。庭中一大洞,本藏匿贫妇尸骸,今暴露无遗,其冤遂白。
“汝,汝为何又来!”少年急掩门,厉声喝道。贞明挥袖,则进巢穴如无人之境,见少年既惊且怒,笑曰:“吾云游久矣,欲寻一白乌随行,故不请自来。”便展长索,缚少年入怀,“汝性至纯,可与吾一同。”
少年双颊涨红,瞠目道:“汝道人!岂能这般无耻!”挣扎不休,臂上白羽泛起,然遭异香压制,遂隐没。贞明愈喜,以手抚其颊,附耳低语:“吾未娶妻,苦夜半衾枕冷,正好就白羽安寝。”于是强使少年与之去,既而不见。
后数年,村人见一白衣者自空中来,归林间,忙惊惧叩首。而相随一道人,竟似仙,亦入山间。
第15章 (十五)怜官
盛京有公子某,年仅弱冠,貌姣丽若好女,素喜出游。
偶过空江,寓于其友家,欢宴旬日。一日忽觉邻打骂声响,颇讶疑,则其友谓之曰:“邻蓄梨园,色技俱绝,皆一时之极。新来名怜官者,方十五六,美姿容,声亦媚。然性甚烈,实乃大家子弟,遭祸而为优,则洁身自好,不肯作娈宠事。”
公子大惊:“此等人物,若受污浊,何其不公!”遂至邻拜访,欲闻怜官一曲。主人设宴,召怜官来,果声容并妙,双眸凝水,顾盼间自生情意。而蹙眉似隐忍,腕上血痕犹在,楚楚可怜。“岂能任大家之后沦于下贱!”公子暗自心忖,又见主人厉声命怜官奉酒,近睹其低眉泫然,愈生怜爱。便对主人道:“吾居盛京,所见梨园,皆不及怜官。故冒昧相问,可否以千金收怜官入府,望君割爱。”
初不允,再三而意动,况怜官性烈,不能强之,主人颔首应道:“可也。”便遣人寻契书,鬻其而得千金。公子得妙人归,心亦喜,忙与友辞别,乘舟回盛京中,恐久留生变。则怜官伺候在旁,甚柔顺,不似梨园子弟,竟类仆从。
公子知其意,云:“吾非恋汝美色,只不忍见衣冠之后沦下贱,故有此举。”闻言,怜官叩首拜谢:“承蒙公子搭救,自火坑中逃,以身不能酬大恩,愿为奴为仆,任凭差使。”遂正容。
逾数日,至盛京府上,公子怜其年幼遭变,又孤身无依,欲增金遣其出府,不归梨园。怜官敬其为宦家子,仍一片纯心,不愿离去。无法,遂留身侧。旁人视之,切切语曰:“公子甚爱怜官,吾等不可妄为。”故怜官觉此处极好,较昔时清净不少。
年余,彼此熟稔,后不以主仆相称,如闲暇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