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就居住在乾安宫,后来太//宗登基,就将那边附近的几座宫室都划入了乾安宫的范围,从此,皇子们读书之后,就会在乾安宫那边分到一个院子居住。而所谓的宫学,就在乾安宫前头的主殿,东宫也距离乾安宫不远,这也方便一众皇子读书,不用绕太远的路了。
也就是说,司徒瑾再过一段时间,也会搬到乾安宫去,谢皇后已经给司徒瑾选好了院子,内务府那边正在将各种用具补齐,等到一切都安排妥当了,司徒瑾就要搬过去了。
能够在宫学教导皇子的,一般都不会是那种腐儒一流,圣上又不需要自个的儿子成为什么儒学大师,因此,宫学里的先生一般都比较擅长变通,他们都是士大夫中的精英,哪怕不可能教导什么为君之道,但是,他们的视野见识,自然是宫中的女性所不能比拟的,经受过这样的教育,叫一帮皇子听自个的母妃说后宫里头的勾心斗角,那根本就是三观不合。
就像是你满脑子都是要做好功课,整理自个的观念,好在自己的先生和父亲那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闲暇的时候,跑到你妈这边本来想要换一换思路,你妈却在这里絮叨,今儿个某个小嫔妃给自己行礼很马虎,她想要教训一下,又说什么衣料,花样,首饰之类的。你说自个想要在圣上面前露个脸,她们对于你的学习没有任何好的建议,能出的就是一些馊主意,不是让你好好表现,而是让你去给自个的竞争对手做些小手脚使绊子,有点脑子的都会觉得比较崩溃吧!
为什么这个年代大家都不想叫自家的男孩长于妇人之手呢,不就是因为她们的聪明才智都用在这些小手段上头,眼界不足吗?你要是真的做这些后宅手段,徒然惹人耻笑。不是这帮皇子没孝心,但是,他们的孝心无非在于自个出息了,然后给自个的生母相应的荣耀,却不是什么都听亲妈的。
司徒毓对此压根没什么想法,人家亲妈早就死了,他也就是偶尔来长宁宫请个安而已,司徒毓已经成亲了,太子妃一直没有生下孩子,不过,东宫也没缺孩子,他最宠爱的张良娣已经给他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比司徒毓还大几个月,另一个也四岁了,而另外一个苏良娣去年的时候也给他生下了一个女儿,除此之外,他还有两个女儿。即便是对他最宠爱的张良娣,司徒毓也不会跟她说什么朝政上头的事情,司徒毓在这方面分得很清楚,即便是太子妃,能够知道的,也就是东宫那些事情,想要知道外面的情况,都得等着太子妃的娘家人递牌子进宫请安。另外,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