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遍遍的摸着小柳越的头。
“……你可知道,你爹那个该死的朋友,就是我。”
第二十二章
柳雁卿这厢叫人默默的将那小孩慕齐提出来,一边却又留意着王大人的说法,思虑许久,终是驱车去了一趟王府。
“见过邺王殿下。”
“年关将至,柳知府竟有闲情跑我这闲散人府上来。”
大兴王朝的历法,成年皇子须封地出京,每次进京无诏不可逗留五日以上。然而大兴先祖多疑,历代以来又大大削弱了这封地的规格,到这一朝,皇子封地已非全然的属国,仅享有些土地税租纳贡,一地的行政要务早已归知府手中。
邺王楚桀这些年性子收敛了不少,比几年前更加低调,他本就不是什么受宠的皇子,从这近北大关的落拓封地便可窥得一二。柳雁卿方上任时本以为这位王爷会因当年毒门一案的过节而对他不利,谁知这为殿下却像从未发生过那件事一般,面上对他以礼相待,内里也从不阻挠着他的各项公务——须知各地州府衙门与王府乃的是常常生出嫌隙,这位邺王爷,实在是乖巧的有些蹊跷。
柳雁卿表面不提,内里却也始暗中注意着这位休养生息的殿下。无论如何,当年毒门之事这位王爷做了奸佞小人的保护伞,他与那位赵大人追至京城威胁他的场景至今仍令他难忘,甚至心寒。他既做了这知府,便决不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自京中捎回些特产,说来王爷子幼长于京城,如今多年未归,臣想着殿下您必有好,便特意赶在年前过来送上一点。”
二人寒暄一番,你来我往,说的大多是些客套的言辞,不一会儿,晚宴开席,柳雁卿自是被留下,此时他才不紧不慢的说出此行的来意。
“唉……北疆不宁,在下自是未有一日心安。”柳雁卿道:“前几日我不在,北大关那里,便抓了个北边企图混进来的小奸细,着实是吓坏了州府衙门的一干大人们。说来……王爷与这人,怎么还颇有些交情?”
“我与楼兰人哪里来的交情……”王爷倒是否认的彻底:“柳大人定是听司掌刑狱的王大人说了我府上管家前去求情的事了。唉,这……我倒真不好解释了。”
“王爷但说无妨。”
“我大兴朝虽然如今与楼兰交恶,可与北疆南疆其余小国一向也没有太多深仇大恨。这些小国盟军对楼兰本就不甚服气,有时也会贪些小便宜来这边进行些生意。”
沈涟点点头,这些私下的小交易他也清楚,朝廷巴不得小国一个个与楼兰翻脸毁盟,自是对这些小动作暗自默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