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空间。8月19日,谢庆华的庆余酒楼正式开业,地址位于东三环附近,具体投资了多少奚川不知道,反正不是他一个小厨师能够想象的。
谢庆华为筹备这个酒楼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如今才终于开张。在餐饮大环境整体萎靡的情况下开这家酒楼,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不过谢庆华有自己的考量,高档餐饮确实在反腐反铺张浪费的风潮下偃旗息鼓,因为公款消费的情况大大缩减,但是吃饭还是必须的,民以食为天嘛,而且中国人的习俗也是不会变的,结婚、做寿、生子以及乔迁这样的大喜事肯定是要办宴席的,庆余酒楼有着川菜南堂馆的特色——平时承接散客,主要是面向家庭消费,也承办酒席,这样一来就不受公费消费的影响。加之谢庆华在京多年,人脉极广,也算是一种潜在的客源。
孙佑宸听奚川说,酒楼一共请了三十多位员工,其中厨房里有二十来人,谢庆华自己担任行政总厨,此外还有四个主厨,奚川就是主厨之一,他是所有主厨里年纪最轻的。刚开始互相介绍的时候,大家听说他是老板的老乡,都以为是凭关系进来的。人到齐之后,谢庆华提议聚个餐,要求几位主厨各自拿出自己的拿手菜,大家以菜会友。奚川做了四道菜——小笼蒸肥肠、泡椒半汤鱼、黄豆芽炖鸡和凉拌什锦,四道菜都用的是极其常见的食材,并没有令人觉得多特殊,然而上桌之后,这几道菜都是最先吃光的几道,连几位年长的厨师都十分惊异,想不到他年纪轻轻就这么能干,果然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啊。
孙佑宸听奚川轻描淡写地叙说这段经历,兴奋得在床上直打滚:“他们是不是全都被征服了?”
奚川挑了挑眉:“可能吧。”
“那你还要跟他们学吗?”孙佑宸问。
奚川说:“当然,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他们都挺喜欢我的,还跟我讨论厨艺。”饭店里的主厨除了他都是四十开外的老厨师了,平时也是常带徒弟的,见到奚川这么有天赋,并且又虚心好学,自然也有授徒的冲动,总之,接下来的日子奚川要做的事还多着呢。
孙佑宸问:“你觉得饭店的生意能好吗?”
“我也不清楚,明天开业了就知道了。不过听谢师傅的意思,他就没打算头三个月能赚钱。”
孙佑宸心里粗略算了一下,那成本至少得二三十万一个月吧,压力得多大啊,不过既然选在北京开饭店,应该早就想到了这点吧,大城市里机遇多,压力同样也大。
串串店的服务员招了半个月都没招到,几个人忙得跟陀螺一样转个不停,最后还是朱晓辉找了个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