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清炖蟹粉狮子头、烫干丝、一品豆腐、九转大肠、布袋鸡、蜜汁叉烧、芙蓉虾、烧牛头方、酱爆牛脯、双笋鲜辣兔等,很多菜都不属于川菜品系,是奚川在北京的时候跟其他厨师学的,他将这些菜用自己的方法改良,使之增添了川味特色,口味令人拍案叫绝。大家吃得赞不绝口,真可谓大饱口福、大快朵颐。
黄杏说:“你们饭店开张的时候,这些菜一定都要上菜单,我还没吃够,到时候我带朋友来你们店里吃饭。”
奚川说:“可以,到时候我给你打折。”
“不用打折,把份量加足一点就行。”黄杏摆摆手说。
邵宽问:“你们找好店面了吗?”
孙佑宸摇头:“还没有,口岸好的店面不易找。我找了小半年还没有合适的。”
邵宽用纸巾擦了一下嘴:“酒香不怕巷子深,你们有没有想过不开在当街口?”
这话一出口,孙佑宸和奚川都愣了一下,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做生意的人都知道,档口和客流量有多么重要,这就相当于一个现成的广告,所以找准一个好档口,生意就成功了一半。他们根本就没想过饭店不开在当街口。
黄杏说:“对呀,不当街也没什么,全靠口碑呗,咱们这儿有几家有名气的酒楼都不在当街口,好多人去吃,还得提前预定呢。”
邵宽说:“不是当街口的店面也能开,就是生意起来的时间要长一点。不过你要相信,靠口碑起来的店子生意会经久不衰。”
奚川表示赞同:“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不到不得已,我们还是想找一个当街口的店面,所以还是先要找找看。”不开在当街口,也许迟早会起来,但这就意味着成本高,回本的时间也会长很多,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也许没等到生意起来,店子就已经支撑不下去了。
“也对,有一个好档口肯定是事半功倍的效果。”邵宽说,“不过我觉得以你的水平,店子开在哪里都能够发展起来。”
奚川和孙佑宸第二天就开始去找店面,还是根据中介公司提供的信息,毕竟光靠他们自己打听到的信息量还是太少了。但中介公司提供的信息不是店面太小,就是地段太偏,找了一圈下来,还是毫无眉目。
奚川说:“当初谢老板找店面花了一年多时间,难道我们也要等那么久?”虽然不缺钱花,但是无所事事的感觉挺不好的。
孙佑宸说:“要不就像邵宽说的那样,找个不当街的店面吧。虽然不当街的店面回本时间长一点,但是成本应该比当街的要低很多吧。”
结果他们还没开始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