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了沉,心下不愉,却又觉得自己有些莫名其妙,同他计较什么?
宋晏储眉心紧锁,最终一手将书甩到萧淮怀中。
桌案角落没有话本的遮盖,下面的宣纸上的字再也挡不住,两个墨色大字就这么呈现在视线内。
萧淮本想说什么,目光所及那张白纸下意识看去,在看清纸上的字后顿时一愣,随即大怒:
“渡之是谁?”
宋晏储握笔的手一顿,深深吸了一口气。
萧淮又被赶了出去。
门“砰”的一声被关上。
萧淮抱着话本,一脸无措。
陈玉再也忍不住,叹息般的开口:“爷啊,您可长点心吧。”
“殿下赐字,那于常人而言,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殊荣。”
萧淮如遭雷劈。
他看了眼怀中的话本,脸色变了又变,最终黑成了锅底。
什么玩意儿!
·
萧淮再后悔都已经晚了,近来严尚自江南回京,宋晏储更是没有注意力放在他身上。
此前由大理寺主查,刑部辅助,已经揪出了一大批官员。最后虽然大理寺未禀明,但不少人已经猜到此事后面怕是有皇室中人参与。
朝臣脑子转得极快,当年圣上登基是一件不可言说事。当年帝名下众多的皇子中,可如今真要掰着手指头算,勉强能成气候的,似乎也就只有那位身在京城的誉王了。
学子大哭文庙一事虽说来自大晏各地的学子都有参与,但明眼人还是能看出主导之人是何人的。
其实朝堂众臣也有怀疑,近几届科举中,江南学子录取人数要多了不少,只不过每年的前三甲大多是来自大晏各处,江南的学子多,却并不是那么显眼。众臣也只当是江南水土养人,盛产人杰罢了,谁又能想到内里竟还有这么一回事。
严尚奉命查探江南官场,如今归来,一来是江南那边的消息,二来也意味着京城这边的幕后黑手即将露出真容。
严尚回京,马不停蹄赶进宫,向皇帝禀报。刘大伴前来相邀,宋晏储也去凑了回热闹。
等到了乾清宫,宋晏储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