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好些,其余还不如那些大家族中的小郎君。
先帝女儿那么多,这种时候为什么会想起素来没什么存在感的临安?还不是因为适龄的公主大多看不上那探花郎,互相推诿之下,这份“美事”就落在了临安的头上?
临安虽说颇为羞愤,但皇帝圣谕已下,那探花郎又生得貌若仙人,性子也是极其温和,临安本就年纪尚小,对驸马也是喜爱有加,倒也是过过一段时间琴瑟和鸣的日子。
结果谁曾想一朝风云变幻,先帝病重。彼时中宫无子,众皇子夺嫡之势愈演愈烈。前有年纪已长、在朝中任职的大皇子、三皇子,后有母家势大,在朝中地位举重若轻的五、六几位皇子。更别提还有先帝极为宠爱的七、九等等年幼的皇子,谁都不愿服输。
彼时诸位公主也是押宝,三公主与大皇子一母同胞;六公主与三皇子素来交好……只有临安出身不显,在这场夺嫡之争中当了个隐形人的角色,料想她不奢求什么无上尊荣,也不掺和,最后不管那位皇子即位,能留她此时的安生日子便好。
却不想最后荣登大宝的不是那些有背景有能力的皇子,而是那位同她一般、在宫中不显山不露水的八皇子。
八皇子即位,那些有意争夺储位的皇子、连带着支持他们的公主自然都没什么好下场,最好的也都是被扔到一个偏僻的封地,此生不得回京。
而最后的赢家,反倒是什么都没做的临安长公主和那素来纨绔的誉王,有幸留在京城。
皇帝为表友爱兄弟姊妹,对这唯二留在京中之人极为要好。而临安,从一开始无人在意的小透明,变成京城之中人人需要巴结的长公主,地位上升之大,让她一时有些不适。可当她真正适应了这种众人巴结讨好的生活之后,就不由慢慢沉浸其中。
与驸马的感情,也慢慢开始变化。
长公主得势之前,面对驸马的温和体贴自然是满心喜欢,只道他性子极好;可等她面临的诱惑、交往的优秀世家郎君慢慢多了起来,对身子病弱、又无官职在身的驸马却慢慢多了几分不耐。又想起尚在闺中时那几位公主所谓“你不过是捡我们不要的”言论,自认身份越发尊贵的长公主只将此事视为污点,对驸马自然也是越看越不满。
她自认皇帝对她颇为宠爱,就大着胆子要提与驸马和离,但一向纵着她的皇帝却是难得出言拒绝。临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