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人小弟周霁,
或是去祖父前面书房学些三字经,
或是在祖母或娘亲跟前承欢。
周家祖屋是个五进的大院子。
第一进,除了墙角有个小门房,进正门就转过一个大影壁,中间过堂,东正房会客处,西正房是大书房。
两边都有厢房。
庭院只有几棵经年梧桐亭亭如盖,茎粗需两人合抱。
有一超大鱼缸零星飘着几片睡莲叶,水里隐着几尾锦鲤。
除外只略略点缀了几株花草,几分雅致的小院,明显不同于一般庄户人家。
第二进,东正房是祖父母起居室。西正房是祖父小书房,这里比第一进明显风格有变。
高墙边几棵枣树香椿,靠窗有好几丛长势良好,果实累累的樱桃,剩下大片种着规整整齐的一畦畦的各种蔬菜。
西边有口井,井边有锤衣石。
几棵树间拉着绳子,晾着不少衣服。
这完全是赵老太太的风格。
话说周老太爷,作为一家之主,却不能主宰此院风格,也是有渊源滴。
赵老太太的娘家,是几十里外一富户,她虽识字不多,却本性精明能干。
又因她父亲去的早,为了护住弱母幼弟,她的性情更多了几分泼辣。
这个时代有这种本领的姑娘,不止不抢手那么轻松。
这样的名声一出,婚姻本成难题。
谁知周家太爷正发愁自己的独子读书虽好,性情却过于良善耿直,还有些不通俗物。
当他听闻赵家女之名,几番打听,知其本性极好、明理能干,正好适合姝眉祖父这款。
于是乎良缘既成,夫妻格局也定。
夫妻果然相得益彰。
再加上在开枝散叶、子孙争气这方面,尤其让太爷夫妇死也瞑目。
故在周老太爷夫妇相继去世后,这个家隐形的一家之主,其实是精明能干、略带强势的老夫人赵氏。
赵老太太因故未能由自己挑选长媳,三儿媳就必须要亲自决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