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一朝之存,有两字不得封王。
一曰姓,二曰国号。
这秦王本取自秦姓,秦箐已是打破,如今改封宁王,自然是按国号封王了。
阻力不可谓不大,起先几乎是受到所有官员的反对。
国号乃国之本,纲法之根,乃堂堂华夏皇朝命之所在,是帝王的统治区域,岂可加封与亲王。
胡闹至此,宁与藩属之小国何殊?
这是四大阁臣反驳秦箐的原话。
秦箐刚开始也是差点放弃了,毕竟她只是想着秦姓都封了,用宁倒是好听一些,能够表明自己的心意,也未曾考虑其它。
总之不过聊表心意,既然不可封,便不封罢。
不过最后还是秦箐胜利了。
按秦箐的话,国号封不封亲王只是表面功夫。至于大宁会不会是自降身份自取其辱,这还是要靠自身的强大与否。
宁朝若是威镇海内,那宁王就是举世无双的头号亲王,后世但凡所封亲王,都不能与之媲美。
宁朝若是软弱无能,那宁王便是写进了史书的笑柄。
秦箐是这样反驳的,她自认为能够建设一个强大的王朝。
一众官员最后还是屈服了,总之不过两姐妹互相煽情吹捧,为了一个名号争斗来争斗去未免大过狭隘。
最终秦素终于还是把封号确认下来,自此,秦王不再,宁王这一称呼问世。
而所谓世袭罔替的恩泽,是秦素自己求来的。
按照她的话,两姐妹一起征战天下,不求双圣,至少到时候不能一个子孙为皇为帝,另一个王位传到五六代之后成了平民。
秦素到底是惦记自己的儿子儿孙的福气,考虑到了宁王之位若是正常传下之后成了二字王甚至郡王乃至平民的危害。
这一波折短时间内成为京城人闲聊津津乐道的话题,随后被天子大婚的事情淹没。
女子争雄,女子当政,女帝迎夫,这一系列天下头等伟事竟是在一年内同时发生,可谓是惊艳了全天下人的眼球。
在佩服仰慕秦箐这个千古奇女子的同时,更多人比价感兴趣的是文宇,当今的辅国公,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