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如此天赋,只能困于闺阁、白白蹉跎,岂不可惜?张羡龄思量着,茹女医既然敢在她面前说这个,多半也是惋惜,觉得孙女一身好医术却明珠暗投。
张羡龄道:“那,若是我修书一封,请她进京,她会来吗?”
这话一出,别说茹女医,就连崔尚食和苏司药心里都是一惊。未来的皇后要谈允贤进京,她难道敢不从?一句话的事,哪里还需要写信相邀呢!
茹女医小心翼翼道:“哪里敢劳动娘娘亲笔写信,奴婢同允贤写封家书就是了。”
张羡龄见她们的神情,多少也猜出了几分。她想邀请谈允贤进京,是敬重她的本事,以此为契机,推动女医制度的发展。可一时之间,她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想了好久,张羡龄才道:“曹cao赤脚迎许攸,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既是有才之士,如何礼遇都不为过。”
她的目光一一扫过茹女医、崔尚食和苏司药,话语诚恳:“皇明祖训有言,凡宫中女子遇有疾病,妃嫔以下者,不许唤太医入内,只是说症取药。我是太子妃,我不可能缺医少药,可女官宫女们呢?”
“后宫里女医不过几个,可女官宫女却是成千上万。都是娘生父母养,谁也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生个病,人没了,爹娘若是知道了,心里该多痛啊。”
她这番话说的颠三倒四,可茹女医等人却听明白了,一个个心如弦动,再没说什么。
出了清宁宫,天色已经完全黑了。
一盏白纱灯,萤火一样,照亮漆黑一片的永巷。茹女医等人静默地走着,宫鞋踩在青石板上,轻轻地响。
走到无人处,茹女医感叹了一声:“娘娘,心真慈啊。”
“谁说不是呢。”苏司药呢喃道,她抬首,望见夜空里那一轮下玄月,心里忽然滋生起久违的期待:等这位娘娘成了皇后,明宫会成为什么模样呢?
***
橙红的灯影里,张羡龄摊开信笺,提笔写下五个字:允贤,展信佳。
她停笔,望着那几个字,总觉得不妥当。明朝人写信,不该是这个开头吧?
今天在寝殿值夜的秋菊,张羡龄问她:“你知道信的开头该怎么写吗?”
秋菊涨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