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外的梅香见人出来, 从一旁的小宫女手上接过茶盘,轻轻从帘子底下过。
“娘娘用些点心罢, 膳房新炸出来的荷花酥。”
张羡龄摇了摇头:“我不饿。”
梅香道:“午膳便没吃多少, 等会儿还要见造办处的人, 不用点心垫垫, 如何挨得住?”
理是这个理,张羡龄也不想令梅香为难,便拿起一个荷花酥吃了。膳房的师傅手艺一向不错,这荷花酥做的香脆可口,甜度适中。
张羡龄吃了一个, 便吩咐梅香要人给上学的三个孩子都送一份去。
略休息了一会儿,张羡龄召见造办处的人。
这一回,倒听见了一个好消息。
造办处的蔡衡一脸的喜气洋洋, 禀告道:“娘娘容禀,之前寻找多年的农作物终于寻到了踪迹。有内侍在海边的私人商贩那里弄来了几藤农作物,观其形容,与娘娘早年所说的红薯极为相像。”
说着,蔡衡将好不容易寻找的红薯进献给张羡龄看。
土红色外皮,形似凉薯,切开看内里呈黄色,确实是红薯无疑。只是这原生态的红薯与后世常吃的红薯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个头小,蒸来吃也不香甜,只是饱腹而已。
梅香尝了尝蒸红薯的滋味,不解道:“这当真是娘娘寻找了多年的农作物红薯?吃着……不怎么样啊。”
“一开始总是这样的,培育改良后便会好转。从前那西瓜的红壤也是小小的,一代代培育,才成了咱们今天吃的西瓜。”
张羡龄脸上有淡淡的笑意:“更何况,这红薯的妙处并非好吃,产量高才是目前最重要的。”
她当即吩咐农学院的人,将这些红薯种子领回去,在试验田里播种,严格记录数据,看一看产量如何,可否改进。
红薯的发现,令张羡龄一扫之前低迷的情绪。没事的时候,她便领着寿儿他们三个孩子往西苑试验田里去。
去的次数多了,连朱祐樘都感到奇怪:“这红薯当真有这么好?”
“那是自然。”张羡龄笑道,“现在说了你也不信,等到收获的时候,算一算帐,称一称斤两,你就晓得了。”
红薯丰收那一日,朱祐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