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法家的思想备受推崇,做到“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统一方针,才奠定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格局,使中国实现了真正的大一统;汉朝在早期崇尚道家“无为而治”社会得到稳定和恢复,中后期才有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学的一家独大。还有在唐朝统治者和人民普遍崇佛,宋朝则是佛道共存,元朝却偏于佛,明朝皇帝却偏重道家的长生,清朝转而支持佛教的发展。这些客观存在的事实都很好的证明了,中国文化是不能被简单的理解为儒、释、道的。
另外,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还应该包括那些在科技,医药,学术以及军事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在科技方面,中国不仅有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指南针,印刷术,造纸,火药,还有墨子一书中有关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鲁班对于建筑方面的成就,张衡制作的地动仪等等,都是领先于同时代的世界各国的;中国的医药学在古时也长期领先于世界,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名医大家,比如:“医药之祖”的神农尝百草,被称为“脉学之宗”的扁鹊,有“医圣”之称的张仲景写下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隋唐孙思邈写的千金方以及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都是医药学上有着很高成就的;至于学术上中国文化所取得的成就那就更多了,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南朝祖冲之九章算术注中对数学里圆周率的研究,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至今还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遗产毋庸置疑,这些文化也该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的。
因而,对于中国文化的研究和解读,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儒、释、道,而要从历史的发展轨迹中,去发现和领略中国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理解中国文化之真正内涵。
(二)对现今“精英文化”的解读
所谓的“精英文化”是与大众文化、平民文化、草根文化、山寨文化相对立而产生的文化现象。即,不适应嘈杂的物质社会,它是人们内心渴求却常常被世俗生存需求驱逐时才能感悟到的,它是在人们静心思索或遭遇物质失利而需要情感慰藉时才冉冉上升。(引用于百度知识)
现今的社会,一些自以为是的人,大为鼓吹和歪曲“精英文化”俨然把自己当作社会的精英,世界的主宰者。诚然,在历史的发展中,无数的社会精英们(用他们的话来说)因为受过良好的教育,或有着超然的气魄和智力,为社会做过很大的贡献,但我也不能就认同他们由“精英文化”而产生的“精英治国”的结论。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