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习惯,四面都留个点儿,方便探寻消息。
吕掌柜一路前引,领她们进了内院。
姜禧左右打量,院子不大却很是整洁,即便种了不少树也没见太多枯叶,墙角堆的柴火垒得整齐被油布盖着,再往上还有几颗沾了霜的柿子红通通的挂在枝头,因着此地不太平,墙上还围了一圈尖利的篱笆。
进了屋,吕掌柜往手心哈了口气,张罗着倒茶,“上好的老竹大方啊,上次老贾来带给我的,都没舍得喝,就等着您来呢。”
姜禧双眼含笑接过茶杯,抿了一口赞道,“确是好茶”。
兰苕跟在身后,拿出前阵子各地报上来的账簿递给姜禧。
“吕掌柜,今日虽是第一次见,我便知你是爽快人”,她压下账本并未翻开,接着说道,“我确有急事,也不想和您弯弯绕绕,您也别挑我话直”。
“不敢不敢,小姐是给我面子,此账确实不详,您不问,我也是要说的。”
吕掌柜转头从身后的柜子中捧出一个匣子,目光往兰苕那瞟了瞟,“真的账簿在这,有些事我不能记,只能等着您来当面说”。
“兰苕自小与我一道,掌柜但说无妨。”
“呃这,嗨呀,我就直说了”,吕掌柜执起茶杯一饮而尽,“拢北这边不好过,我这几年,陆陆续续送了不少人出去。”
姜禧双眸一沉,“送人?出去?”
不想姜禧误会,吕掌柜赶忙解释道,“当年我便是负责北方这趟线的。那时候早呀,还没打仗,宛国和康居国也有机会走几次。有次遇上一个宛国人,眼瞅着快死了,我就给带回来了。”
吕掌柜接着回忆,“至少能有大半年吧,约莫也快一年了才养好,是个教书的,想来学咱们大周话,你说这不扯嘛,靠腿走过来他能不死吗?”
“吕掌柜,长话短说吧,接下来呢?”,姜禧见他越说越远,开口拉回话茬。
“养了那么久的病,大周话他也学会了,后来一次走镖就给他送回去了,再后来,我们一直有联系,他那边开了书堂,两种话都教,只是学的人少。”
“北地战起,不多时也蔓延到陇北”,吕掌柜面带苦色,“活不起的人太多了,最难的时候老百姓就开始卖孩子。十三四岁的能自立的就自寻活路,太小的养不起直接掐死的也不少。只是八九岁的,懂点事又干不了活,死了爹娘没人管的,我就送了一些到他那。”
姜禧心下了然,果然不管是在什么时代,边境总离不开偷渡的情况,“没有户籍,去了又如何?”
吕掌柜有些诧异,战时潜济是重罪,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