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段时间,市里会邀请几个知名的摄影团队到咱们这儿来拍摄,有人、有景,所以咱最好是提前找出合适的人,想好合适的景,最好还要符合咱们的特色。”
李干事隐晦的暗示了两次后,颜棠就明白了,景色还好说,到人景结合那种,最好还是找长相过的去的。
想及此,颜棠有些纳闷的问:“干事,怎么咱还要拍人呐?单个儿的人哪儿能体现咱们一整个市呢?”
李干事看了看颜棠那还带着稚嫩的脸,内心感叹一句年轻有为的同时,却不敢因对方的年龄而轻易小瞧对方。
他自己家有些人脉,知道这小颜老板的人脉颇广,光他知道的,就有军方和警方。
于是说话就更加耐心了两分,不图巴结、但求善缘:“颜老板可能是第一次参与这次的评选,所以对这个活动不太清楚。
咱们拍摄的内容,不仅要印上城市明信片套卡、出现在进入边界地带时的巨幅海报,还会登上几期旅行杂志实体刊和电子刊。”
一边说,李干事一边侧了侧身体,从口袋里掏出了自己的钱包,直接从里面抽出了一张银行卡,并将卡片上面的图案,指给颜棠看。
这卡片一看就是用了一段时间的,微微有些磨损,但仍能看清上面的图,正是本地的特色小吃粿子糕。
倒也不是实景拍摄,而是写意派的水墨画。
画的是两个掌柜在自家门前的石臼里打粿子,引得众多街坊纷纷凑热闹观看的场景。
这画虽写意,但仍能看到从石臼粿子团上散发的白气,还有小童伸手想要、街坊和乐的市井繁荣。
“真好看。”颜棠不禁感慨了一句。
李干事应和的点点头,说:“这银行卡、交通卡之类的卡面,都是以前几期的画师,根据摄影作品而绘制的,算是初步的衍生。
都说旅游看的除了山水美景,就是当地风俗人文,咱们这块实在不占优势,左边是京城,右边是革命圣地。
处在中间儿,咱本地人的口音都是随着周边变化的,一个市里光方言就十来种。
找特色难,要不然咱们也不能到如今才慢慢把旅游搞起来。”
颜棠看了看卡片上的水墨画,真是既精美又用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