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缕,皆古代女性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这里指盛装的女子。
(6)蓦然:突然,猛然。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创作背景:
建炎三年(1129年)初,金军围帝于南阳,困韩世忠于长社。时任东京留守司副留守杜充屯兵鄢陵,通敌避战。帝独与胡寅、林景默、万俟卨出南阳,潜渡泌水,驰宿郾城。自称天使,晨驰入杜充壁,而夺其军,时充尚未起,帝历数充过而亲斩之。使岳飞为将,御驾征长社,大破之,斩万户蒲查鹘拔鲁。使岳飞南阻兀术,世忠北逐挞懒。
正月十五日,御驾归汴,所余二十万士民皆落泪:“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乃入城,见留守宗泽。泽病笃,帝执手相泣,剖以赤诚,立誓终复两河。时逢上元佳节,泽请诗词,遂做《青玉案》以赠。
————《绍宋书?世祖本纪》
解析:
此词的上半阕主要描写靖康之变前,东京元宵节的夜晚,满城灯火众人狂欢的景象。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烟火,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陨星雨。然后写车马、鼓乐、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写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衍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的“宝”、“雕”、“凤”、“玉”,种种丽字,只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大概那种人间天堂般的繁华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
下阕专门写人。头上戴着亮丽饰物的女子,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在她们走后,衣香还在暗中飘散。这些丽人,都非作者意中关切之人,只见他在百千人群中只寻找着谁——却总是踪影难觅,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边,分明看见了,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未曾离去!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到结尾,才显出词人构思之巧妙:那上阕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阕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且,倘若无此人,那一切就没有任何意义与趣味。
评价:
《青玉案?元夕》素有“宋词第一”的美誉,不仅词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