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五千左右,要是全靠自己,就算不吃不喝地苦攒上它十年,也远远不够找个居身之所的。何况现在的年轻人手指缝都夹着漏斗,想靠自己买房,对大多数人来说基本是个愿望,不可能实现的愿望。
前段时间网上有个文言段子,形象地概括了当前以80后为主的年轻人的生活状态。
“初从文,廿六乃成,负债十万。觅生计,十年无休,披星戴月秉烛达旦,蓄十万。不足购房,遂投股市,翌年缩至万余,抑郁成疾。医保曰,不符大病之条例,拒赔。乃倾其所有,入院一周,无药自愈。友怜之,赊三鹿一包,冲而饮,卒。”
这段子看着叫人不住地心酸,想当年我们被称作新时代的花朵,不停地接受着各种灌溉,哪个心里不是豪情万丈理想远大,记得初中的时候老师让我们每个人把自己的理想写在纸上,交上去后全被罗列在黑板上。
如果我们的梦想都能成真,那当时几十平米的空间内就坐满了将来的五百强企业家,红得发紫的国际巨星,成果斐然的科学家,以及各种行业的牛头老大。
记得那时候我的同桌是个胖子,他那次的表现差透,拿老师的评语来说就是胸无大志浮萍无根——他写的是有车有房四菜一汤。
现在看来,其实我们这些“胸怀大志”的人都是浮萍无根了,小胖子的理想当时看来龌龊狭隘,到现在回头看看,我们这些曾经豪情万丈的理想家们有资格拥有这种龌龊狭隘的又能有几个人?
有时候会很郁闷,想起自己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情怀甚至有些脸红。后来我终于想明白,所谓理想,其实就是走在通往理想的路上,如果你定的目标是捡芝麻,那么你永远看不见呼啸而过的西瓜。
对理想的追求,远远不够拉开残酷现实的焦距,但是受惠于这种愿景或者说心理暗示,起码,我们能在心里投下那么一点点哪怕是自欺欺人的安慰吧。
我斜靠在一个咨询台边,看着老姐跟那个售楼小姐有说有笑,环顾一下,四周至少有十几个职业套装的女员工,心里忽然又把王娟摆了出来。我现在想起她,再没有种种气愤和不安,似乎我们只是曾经擦肩而过的路人。
看来时间真的是一味教人学会忘却与释放的良药,她或者带来新鲜的东西让你目不暇接不及回想,或者干脆让你身心疲惫地积淀,一直积淀到自己也看不见那些曾经在心中不自主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