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阵浪又疾冲了上来,噗地打在周元巳的后背上,将他的整个身体都往前冲了冲。
余浪自中间劈开,溅着水花地往沙滩上爬,沾湿了裴郁离的鞋。
周元巳的声音伴随着这浪的声音一同响起,他问:你是如何知道此处的?
*
白帆猎猎作响,一艘绿眉毛乘风而行,一路北上,距离东南陆域还有一个时辰的距离。
船上装载着满满当当的硝石火/药,是给周家人定罪的一道有力证据。
客舱内聚集了百余名天鲲帮众,客房内,范岳楼和窦学医正坐在桌边,细细查阅一套冗长的卷宗。
那卷宗上记载着十一年前的大案太尉韩施通敌案的详细经过。
大案牵连甚广,而当年的东南总督裴瑞,只是其中一环。
东南赤甲在邶海海域抵御外敌无暇分身,太尉韩施与日照国暗通款曲,通过东南港口为日照运输火器,通敌叛国。这私运火器的通道,便是由裴总督打通的。人证物证俱全,并无可查漏之处。
窦学医一边翻阅那卷宗,一边打了个哈欠,继续道,据这卷宗记载,那夜裴瑞于私港现身,港口的数十只货船上装载的皆是火器,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范岳楼沉思片刻,问道:物证有了,当年的人证都有谁?
货船上的掌舵与运送货物的仆役,修建私港的工匠,窦学医将那卷宗又翻了一页,道,还有东南数位官员。牵扯其中的也好,与案件无关的也罢,都向朝廷提供了不利于裴瑞的证词。
运送的是火器,周家定然会被朝廷盘问,他们如何脱责?
虽是火器,但却不是东南制作。可以说与东南军大营和周家都无甚关联,因为那火器是从晋阳城中流出的。
晋阳城,大魏的皇城。
此前在赌船上,贺大将军曾对寇翊说过此事,道那韩太尉运送的是京城的火器及原料,这与卷宗上记载的一致。
既如此,范岳楼的神色沉下去一些,问,寇翊说周家曾试图从官府购买裴家奴仆,这岂非没有道理?
窦学医道:的确没有道理,除非他们吃饱了撑的。
那最后为何又放弃了购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